原创 老照片:真实记录中国的变迁
创始人
2025-11-13 17:31:19
0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从上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动荡、贫困、战火纷飞的年代。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老照片吧!

这张照片拍摄于晚清时期,正值清朝灭亡前夕。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宝真祥记照相馆,但照片中的人物是谁,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出,这名男子身穿传统的朝服,左手拿着折扇,右手握着念珠,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在照片的右侧,用毛笔写着加朝珠以四品谱服戴蓝顶,意味着他当时被任命为四品官员。

这张照片拍摄于清朝灭亡后不久,地点位于八达岭附近。照片中的夫妻正在赶路,妻子骑着毛驴,丈夫则步行跟在后面。从他们的穿着和表情来看,似乎是来自贫困家庭。那个年代的民生困苦,很多普通百姓依靠驴车、马车等简陋的交通工具谋生。

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卢沟桥照片。卢沟桥建成于公元1189年,是一座长266米、拥有281根雕刻着狮子的望柱的联拱石桥。桥两端各立有御碑,东边连接的是宛平县城,卢沟桥也被称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当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响起了第一声炮响,史称卢沟桥事变。这座桥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时刻,成为了中国抗战的象征。

照片中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照片背面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潘有根同志,赠给杨菜同志留念,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从照片可以看到,这位志愿军战士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显示出他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这位英雄已经离世,像他这样为国家奉献的战士,现如今已经越来越少。

这是一张五十年代的女青年半身照,照片中的年轻女子穿着便装,看起来像是一位女军人。照片背面写着李又恒三个字,但是否这就是照片中女子的名字,已无从考证。

这是五十年代的一张父子合影照片。父亲和儿子都显得比较拘谨。从父亲的穿着来看,他应该是一位文化人。在那个时代,能够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已经是难得的机会和珍贵的记忆。

这张照片是五十年代拍摄的小宝宝照片。照片中的宝宝大概只有一岁多,呆萌的模样让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真是十分可爱。 各位网友,你们家里有没有保存着这样珍贵的老照片呢?不妨回去翻一翻,回忆曾经的纯真岁月。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照片,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川省茶产业妇联:茶馆之都再添... 近日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 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此次推荐项目共...
原创 他... 近代的历史中,涌现了许多为国家拼搏、英勇奋战的将士,他们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浴血奋战,赢得了一场...
原创 八... 1937年,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在这一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放下分歧,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
匠心之美丨与“泥”相约 陶趣横... 为配合“香港博物馆节2025” 本期深圳分会场「匠心之美」主题活动 将解锁陶艺拉坯体验! 快来和我们...
不止“真金白银”!2025上海... 东方网记者曹磊11月13日报道:作为上海下半年黄金珠宝行业的重头戏,2025上海国际珠宝展将于11月...
冷门好书推荐:你发现了哪些宝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优质书籍常常被忽视。汕头市图书馆于6月19日推出的“冷门不冷场,好书等你发...
耕耘十年,这个油画创作基地培育... 一个孩子的油画创作基地成立十周年之后,这些学生的作品什么样?
金台圆桌:从“文化瑰宝”到“世... 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 世界唐卡看中国,中国唐卡在热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是以热贡唐卡为核心代...
尹成君:构建国际艺术传播体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
冯丽娟:热贡艺术发展需突破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