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是贾敏的哥哥,黛玉的舅舅。虽然贾政从未直接表现出对外甥女的关爱和疼爱,但通过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他对黛玉的关心与喜爱。
首先,贾政非常疼爱自己的妹妹贾敏,而这种疼爱自然也会延续到黛玉身上。书中第三回提到,林如海打算将黛玉接到京城去生活时,他向贾政求助。林如海特别托的是贾政,而不是贾赦(更高职位的一等将军),这从侧面反映了林如海与贾政关系较为亲近。原文中提到,林如海表示,贾政是一个谦恭有礼、大有父亲遗风的人,完全不属于那些轻浮的人。因此,林如海会选择托付给贾政,显然两人交往密切,也说明贾政和贾敏的关系良好。贾政作为荣府的当家人,肯定支持贾母接黛玉来府中抚养。 其次,黛玉所住的潇湘馆与贾政的兴趣和品味有着相似之处。在书中的第十七回,贾政带着宾客游览大观园,当他走进潇湘馆时,不仅喜欢这里的景致,还向往能够在这里读书、生活。原文中描述道,潇湘馆周围翠竹掩映,环境幽静宜人,贾政感叹: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这与黛玉的性格非常契合,二人都喜欢这样一个雅致、宁静的环境。在贾政看来,这正是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与此相对,他对其他房舍的评价却并不高。比如,当他走进衡芜苑时,他直言这个地方无味的很,显然他并不喜欢这种没有灵气的环境。 第三,贾政很欣赏黛玉的才华。在书中第七十六回,贾府中秋庆典上,史湘云与黛玉一起去凹晶馆联诗。史湘云赞扬凸碧馆的凸字和凹晶馆的凹字用得好,黛玉则透露这些字是她自己所拟。她还提到,贾政特别欣赏她拟的字句,甚至认为如果早点让她一起拟,肯定会更有趣。贾政对此的反应显示出他对黛玉才情的认可。虽然贾政当时可能并不清楚哪些字是黛玉拟的,但他依然赞赏黛玉的才气,完全接受她的建议。最后,贾政对黛玉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对宝玉的疼爱。黛玉和宝玉时常有争执,但每当她受委屈时,第一反应就是去找舅舅贾政倾诉。比如在书中第十九回,黛玉看到宝玉脸上有胭脂印记,便一边擦拭一边说:你又干这些事了。就算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说不定会学舌,惹得舅舅耳朵里听到,大家都不得心净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黛玉非常信任贾政,并且对贾政有着深厚的依赖感。而宝玉则不敢在贾政面前多说话,面对父亲总是小心翼翼的,完全没有黛玉与贾政之间的亲密关系。所有这些细节都表明,贾政平时对黛玉的关爱和疼爱非常深厚,而黛玉也非常信任他,把他当做可以依赖的亲人。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贾政对黛玉的关爱不仅仅是亲情上的关怀,更是在精神上的共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