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提到宦官干预朝政的朝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明朝和唐朝时期。当然,实际上,自秦朝建立开始,宦官因为贴近皇帝,就已经能够篡夺大权了。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石显,可谓是西汉第一位掌权宦官,石显害死皇帝的老师,连丞相都畏惧他!
一
具体来说,石显,字君房,是济南人,早年因犯法而遭受腐刑,成为了中黄门(宦官),又被选为中尚书。汉宣帝刘询在位时,石显担任中书官。当时宦官弘恭为中书令,而石显担任中书谒者仆射
当时,盖宽饶上书反对汉宣帝任用弘恭、石显这样的中尚书宦官,而汉宣帝却认为他在怨恨诽谤,于是下令逮捕盖宽饶,定下大逆不道的罪名。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汉宣帝的雷霆手段,导致盖宽饶挥刀自杀,成为了两汉第一个因与宦官斗争而死的人,众人莫不哀怜他的慷慨悲壮之举。自此之后,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了。
汉元帝刘奭即位数年后,中书令弘恭去世,石显接替弘恭担任中书令。西汉时期,中书令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因为这一缘故,石显得以接触到朝政的处理。更为关键的是,,汉元帝长期患病,无法亲理朝政,考虑到石显长期典领中枢,宦官没有其他的党羽,值得信任,于是汉元帝便把各种朝政都委任于石显。
二
当时,西汉朝廷的事务不论大小,都根据石显的话决定。在此基础上,石显地位尊贵且受汉元帝宠信,于是权倾朝野,百官都恭敬侍奉石显。更为关键的是,石显为人机灵聪明,能够参透汉元帝的心思,极其狡诈,常用诡辩陷害异己,对于违逆他的人,石显都睚眦必报,将其处以严刑峻法,甚至连皇帝的老师,都要遭到石显的毒手。
黄龙元年(前49年),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即宰辅),领尚书事。萧望之曾教授太子刘奭,也即汉元帝。当时,萧望之劝说汉元帝,不应该让宦官担任中书之职,响应古代礼制,不能让刑余之人接近皇帝。不过,汉元帝不听,因此萧望之惹得石显非常恼怒。石显便陷害萧望之,导致萧望之被逼自尽。
在逼死皇帝的老师萧望之后,石显又陷害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导致周堪、刘更生被废官禁锢,不得恢复进用。到了这个时候,石显根本没有收手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继续祸害朝廷大臣。比如在石显的陷害下,魏郡太守京房、待诏贾捐之被弃市处死、张猛自杀于公车署内、陈咸抵罪,被剃去头发,服城旦之刑。
三
为了避免文武百官的报复,石显又和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成党羽,那些依附于他们的人都可以获得高官显位。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此时的石显已经在朝廷根深蒂固,一般的大臣根本不敢和他作对了,除非皇帝发生更替。
汉元帝晚年卧病,当时定陶恭王很受元帝宠爱,但是石显拥护皇太子却非常积极有力。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刚继位,就把石显调到长信宫作中太仆,官禄是中二千石。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此时的石显彻底失去了依靠,马上就在朝廷成为了众矢之的。
当时,丞相御史就向皇帝列举石显以前的罪恶,他的党羽牢梁、陈顺都被免官。石显与其妻儿返回故乡,一路上忧心难安吃不下饭,最终死在路上。考虑到石显作恶多端,这样的结局反而是便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