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长期跟随刘备征战四方,尤其在入川和北伐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赵云两次不顾个人安危,拼死救出刘备的幼子阿斗。然而,尽管赵云的英勇事迹堪称传奇,刘禅即位后并没有立即为赵云加封官职,直到赵云去世多年,姜维才通过奏表,追封赵云为侯。那么,为什么刘禅没有在赵云活着时为他加封呢?身为丞相的诸葛亮,又为何未曾向刘禅提出加封赵云的请求呢? 【长坂坡单骑救阿斗】 刘备在新野之战中遭遇败北,随军的部队和妻子都四散逃离。此时,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军的重重包围,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刘备的幼子阿斗,英勇事迹令人称道。
【截江救阿斗】 在孙刘联姻的背景下,周瑜巧妙设下陷阱,诱使刘备将妻子和阿斗送往东吴。赵云与张飞及时在船上阻止了这一计划,成功保护了刘备的血脉,确保阿斗未被送走。 一、历史赵云与小说赵云的差异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赵云被列为五虎上将之一,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并列,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小说有许多虚构成分,真实的历史中,赵云的地位和贡献并没有那么突出。实际上,五虎上将的说法并不是来自那个时期,而是西晋的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位将领并列描述,之后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二、蜀汉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蜀汉建立后,朝廷内各势力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刘备当时带着他的嫡系集团进入四川,和原益州刘璋的势力以及蜀中的士族门阀集团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权斗争。诸葛亮的北伐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外部的战争,缓解国内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和刘禅需要在不同势力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若刘备或刘禅大力加封关羽、赵云等嫡系将领,就有可能引发其他势力的不满,破坏朝廷的稳定。因此,即便赵云有着赫赫战功,刘禅和诸葛亮也未必会在他生前就为他加封。 三、赵云的淡泊名利 与关羽和张飞相比,赵云显得更加淡泊名利。他的性格不热衷于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部下的福祉。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失街亭,导致蜀汉军队败退。撤退过程中,其他部队的损失惨重,唯独赵云的部队保持完好,士气高昂,给刘禅和诸葛亮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奖励赵云的出色表现,他们给予了赵云丰厚的赏赐,但赵云却将所有的赏赐分发给了他的部下,表现出他对个人荣誉的轻视。四、赵云与关羽张飞的追封 实际上,赵云并非唯一一位未能在生前被加封的五虎将。即便是关羽和张飞,也没有在当时获得封侯的荣誉。直到公元260年,蜀汉国内局势稳定,刘禅掌握了朝廷的实际权力,成功平衡了各方势力后,才在姜维的请求下,追封关羽为壮缪侯,追封张飞为桓侯,追封赵云为顺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