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司马懿,你最先想到啥?是《三国演义》里跟诸葛亮斗智的老谋深算,还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家族光环?
但要我说,这老爷子最牛的技能,得是“装病”。毕竟能靠装病骗曹操、唬曹爽,最后还靠这招夺了大权的,古往今来没几个。
有人问了,高平陵之变那场决定性的夺权,司马懿到底隐忍了多少年才出手?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三国第一戏精”的隐忍之路有多漫长。
司马懿的隐忍,可不是从高平陵之变前几年才开始的。早在他22岁那年,就已经把“装病”这门手艺练得炉火纯青了。
当时曹操刚站稳脚跟,正到处搜罗人才。他听说司马懿有本事,就派人去征召。可司马懿瞧着天下局势乱哄哄的,心里犯了嘀咕:这时候投靠曹操,万一站错队咋办?
他眼珠一转,想出个主意——装中风。为了演得逼真,他整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曹操多精明啊,哪会轻易相信?直接派了个刺客夜里去试探。
刺客悄悄摸到床边,突然拔出剑就往司马懿身上刺。换旁人早吓跳起来了,可司马懿硬是眼皮都没眨一下,跟真中风了一样。这演技,放到现在拿个影帝都没问题。
就这么着,他装了整整七年。直到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他才“病愈”出山,顺理成章投靠了曹丕。你看,这刚出道就把隐忍的功夫亮出来了。
跟着曹丕的日子,司马懿算是顺风顺水。他帮曹丕夺嫡成功,曹丕登基后也没亏待他,一路提拔到辅政大臣的位置。可曹丕短命,没几年就去世了,继位的曹叡对他又开始猜忌。
司马懿也不慌,一边南征北战立战功刷存在感,一边夹着尾巴做人。就这么熬到曹叡驾崩,他跟曹爽一起成了托孤大臣,辅佐年幼的曹芳。
本以为熬出头了,没想到曹爽是个“官二代”,眼高于顶。他看着司马懿不顺眼,想独揽大权,就搞了个“明升暗降”的把戏。表面上封司马懿为太傅,听着挺风光,实则把兵权全给夺了。
朝堂上全是曹爽的人,反对他的大臣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排挤。换旁人早拍桌子翻脸了,可司马懿偏不。他干脆顺水推舟,直接辞职回家,又开始了老本行——装病。
这一次装病,比年轻时更拼。曹爽也不傻,派了心腹李胜去探虚实。司马懿一听李胜来了,赶紧布置“片场”。
李胜一进门,就看见司马懿被两个婢女扶着,站都站不稳。刚穿上的衣服,“啪嗒”一声就掉地上了。他指了指嘴说渴,婢女端来粥喂他,结果粥顺着嘴角流得前胸全是。
李胜说自己要去荆州任职,司马懿故意听成并州,还絮絮叨叨地说:“并州离胡人近,你可得小心啊。”李胜反复解释,他才假装听清,拉着李胜的手哭:“我快不行了,以后我那两个儿子就拜托你了。”
这戏演得,连李胜都动了恻隐之心。回去就跟曹爽说:“司马懿那老小子不行了,您就放心吧。”曹爽一听,彻底放下了戒心。
可他不知道,司马懿这病是装给外人看的。暗地里,他早就开始布局了。儿子司马师偷偷训练了三千死士,藏在洛阳城里各个角落。他还悄悄联络那些被曹爽打压的大臣,结成了反曹爽联盟。
从公元244年开始装病,到249年发动政变,这又是五年。加上年轻时装病的七年,前前后后算下来,司马懿为了这一天,足足隐忍了十二年。
正始十年正月,机会终于来了。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还有一帮亲信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洛阳城一下子空了。
司马懿一听这消息,立马从病床上弹了起来,哪还有半点病秧子的样子?他迅速带人关闭城门,占据武库,又以郭太后的名义下旨,接管了曹爽的兵权。
曹爽收到消息后直接懵了。他的亲信劝他挟天子去许昌搬救兵,可曹爽看着洛阳城里的娇妻美妾和万贯家财,犹豫了一夜,居然选择了投降。
他以为司马懿会念及旧情放他一马,可权力这东西,从来都是要么赢要么死。司马懿掌权后,立马翻脸,以“谋反”的罪名把曹爽一家和党羽全杀了,牵连了好几千人。
其实说起来,司马懿的隐忍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年轻时装病避祸,中年时夹尾求生,老年时装疯卖傻等待时机。整整十二年的蛰伏,就为了致命一击。
有人说他狠辣,可在那个你死我活的朝堂上,不狠根本活不下去。他就像一只老狐狸,耐心等待猎物露出破绽,一旦出手就绝不留情。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虽然司马懿到死都没称帝,但他这十二年的隐忍,已经为司马炎后来建晋铺好了路。
现在再回头看那个问题,高平陵之变前他隐忍了多少年?表面看是五年,可算上年轻时的铺垫,足足十二年。这十二年的隐忍,藏着的不仅是权谋,更是一个人在乱世中活下去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