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部队被紧紧包围,他却孤身突围,而他的同伴却在接下来的26年里一直无法弄明白其中的奥秘 文|庆哥历史解析 抗日战争结束后,本以为持续了近百年的战火终于能够停息,中国大地将迎来久违的宁静。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国共两党的矛盾迅速激化,新的冲突接踵而至。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在中原解放区部署了30万大军,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由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战争初期,我军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处于劣势,只能以防守为主,艰难应对国民党的进攻。随着时间推移,解放军逐渐赢得了民心,从防御逐步转向主动进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辽沈战役一打响,国民党军在我军的猛烈攻势下连连溃败,许多国民党将领纷纷被俘,包括范汉杰、张灵甫等。而傅作义则带领他麾下的30万大军全部投向我党,使北平实现了和平解放,几乎无需战斗。随着可用的国民党指挥官越来越少,陈诚不得不亲自率兵出征。他以狡诈的用兵风格著称,陈毅元帅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的败局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减少我军的损失,他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对陈诚示弱,等待摸清敌方战术后再制定作战计划。
果然,陈诚一步步踏入了设下的陷阱。骄傲自大的他认为,解放军被自己的威名吓得畏缩,只要自己亲自出马,就没有不能打赢的战役。他坚信,下一场战役胜利在望。陈诚秉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理念,打下一城后,立刻决定向下一个解放军据点发动进攻。他叫来两位得意门生——韩俊和韩练成,向他们详细说明作战计划。 出乎陈诚意料的是,韩俊和韩练成二人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此时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保证军队有生力量,而不是盲目追击解放军,否则极可能落入敌人的圈套。然而,得意忘形的陈诚根本听不进劝告,凭借职权强制下令两人领兵出征,违令者将受到军法处置。无奈之下,韩俊和韩练成只得带着部队出发,前往下一个解放军据点。还未行进到半路,部队便遭遇了我军的埋伏,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四散逃命,整个阵型如同一锅乱炖。韩俊和韩练成只能带着残余部队向唯一未被敌军封锁的方向突围。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恰是解放军的计策,国民党的6万大军早已被困入我军布下的包围圈。随着包围圈不断收紧,国民党军队如同困兽,毫无还手之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韩俊和韩练成商议后决定分头逃脱,韩练成最终成功突围,回到国民党阵营,并一路升职加薪,成为高官。而韩俊则被俘,成为我军的战俘。 多年来,韩俊一直困惑的最大问题便是,韩练成究竟是如何在重重包围中成功逃脱的。直到26年后,他偶然发现,原来韩练成一直是我党在国民党内部的潜伏特务,因此才能在重围中从容突围。韩俊这才恍然大悟,但一切已为时太晚——解放战争早已结束,中国的统治权最终归属了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