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不是闪击战的鼻祖呢?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一点,但可以说项羽的彭城之战确实是一场闪击战的典型案例。公元前205年,项羽率三万精兵在彭城大败刘邦及其联合的五十六万诸侯军,许多著名将领往往是通过一场战斗一战成名,而项羽除了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出色外,彭城之战也是他军事才能的突出表现。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场彭城之战。
这场战斗发生在公元前205年四月,地点在项羽所定都的彭城(今天的江苏徐州),当时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交战的一方是项羽率领的三万楚军精锐,另一方是刘邦联合田荣、魏豹等六国诸侯组成的五十六万联军。
彭城之战发生的背景是,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刘邦因先入关中被封为汉王。虽然其他六国诸侯也得到了封赏,但由于封赏的不公,很多人对项羽心生不满,尤其是齐国的田荣,他公开反抗项羽,并趁机赶走齐王田都,杀害胶东王田市和济北王田安,自立为齐王。项羽得知后亲率大军征讨田荣。刘邦则趁机占领三秦之地,并开始四处扩张。当刘邦征服关中、河内并攻占洛阳后,公开宣称项羽杀害了义帝(刘邦的兄弟),于是联合天下诸侯共同对抗项羽。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趁项羽主力在齐地作战,彭城空虚的机会,决定率军进攻彭城,彭城之战由此展开。
刘邦的作战策略是:当项羽主力去攻打齐国时,彭城的守军力量大大削弱。刘邦于是决定分兵三路,分别从中路、北路、南路进军彭城。由于守军薄弱,刘邦迅速攻占了彭城。为了防止项羽回援,刘邦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将军周吕侯驻守下邑,并任命彭越为魏相,驻守梁地;二是让樊哙率军驻守山东一带,掩护彭城的安全。同时,刘邦还命令将彭城宫中的财宝和美人收集到手,并和诸侯军将士们举行庆功宴,大家高兴地饮酒作乐。此时,刘邦军的总兵力加上驻守的军队,约有三十万人。
项羽的反应则是:当得知彭城失守后,项羽非常着急。因为此时他仍未平定齐地的叛乱,回援彭城就意味着要面对两面作战的局面。如果不回援,他将孤军奋战,失去根基。在两难的情况下,项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留下大将们继续攻打齐国,而自己亲率三万精兵南下回救彭城。
项羽的反击是迅猛的:他带领精锐的三万铁骑长途奔袭鲁地,突破了樊哙等军的防线,直取肖县,并采取了包围闪击战的策略。当夜间,项羽的军队悄悄抵达肖县,趁着天未亮,由西向东发起反击,攻击刘邦军的侧翼。早晨开始战斗,项羽迅速击败了汉军,汉军被项羽的突然袭击吓得无法组织有效抵抗,造成大混乱,部分士兵相互践踏,最终在彭城近郊被项羽的军队斩杀了超过十万敌兵。
项羽的追击也没有停止:刘邦的联军遭到惨败,项羽紧随其后进行追击。在谷水、泗水一带,项羽的军队歼灭了刘邦联军十万余人。刘邦被迫向南撤退,试图在吕梁山一带组织防线,但由于项羽的猛烈追击,他根本无法立足。最终,项羽继续追击至灵壁以东的睢水,刘邦的联军又有十多万人在此被斩杀。刘邦在绝望中带领仅剩的十余名骑兵突围逃脱,他的妻儿老小则被项羽俘虏。
彭城之战的最终结果是,刘邦与各诸侯联军全军覆没,彭城之战后,刘邦和各诸侯的联盟随之解散。项羽通过这场战斗扭转了楚汉战争中的劣势,重新掌握了主动权。项羽凭借其勇猛与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展现了闪击战的经典战术,也创造了古代历史上少数以少胜多的传奇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