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连徐晃都打不过,但在历史上却如此有名呢? 其实,关羽和徐晃在兵力上的差距并不大。最初,徐晃因为兵力不足而没有参与战斗,直到后期增援到位,才开始出兵。根据《赵俨传》的记载,徐晃的部队没能及时解围,他也因此受到了批评。赵俨当时说:“我们队伍少,且水灾严重,兵力单薄,关羽的防线也很牢固,这样贸然出兵可能对我们造成更大的损失。”
尽管如此,关羽的兵力并不弱。他有大约五千名机动部队,而且他还设立了五个重要的防御据点,每个据点都有兵力守卫,几乎把荆州的兵力都动员了。因此,从兵力上看,关羽并不处于劣势,甚至可能有更多的资源和兵力。 历史上提到,乐进和文聘曾打败关羽,这是因为曹操在应对孙刘联盟时,选择集中力量对付孙权,而对刘备的南郡则采取了放任的策略。孙权因为看到曹操这样做,才意识到刘备若不再存在,自己将不得不单独应对曹操的压力,从而加大了对南郡的争夺。然而,关羽刺杀颜良的事例,说明了他在武艺上的高强,北方的战斗他也不逊色。樊城之战时,他成功俘获了于禁和庞德,显示出他对地理、气候的熟悉,以及较强的指挥能力。 关羽的弱点并非出现在军事指挥上,而是在处理统战和大局上的能力。作为一名领袖,他应该着眼于整体局势,但他在这一点上稍显不足。至于徐晃为何能打败关羽,实际上在兵力上,徐晃的部队和关羽的差不多。倘若徐晃真能轻松击败关羽,那么为何当时不直接攻占荆州呢?事实上,襄樊地区的兵力本就不多,足够防守就行,其他战区的兵力并不充足。当时孙权也曾带兵去合肥一带巡逻,调走了不少兵力。曹操为了应对局势,曾调动曹仁和其他部队去支援孙权,而襄樊的防守压力相对较小。所以,曹操并未对荆州进行激烈的攻势,主要是因为他防守为主,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攻占荆州。 总的来说,襄樊地区并非兵力浪费,而是曹操对荆州并没有立即的战略需求。相比之下,东吴的威胁对曹操来说更为紧迫,曹操便在合肥一带集结了大量兵力。因此,襄樊的兵力布置更多的是一种防守策略,而非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