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朱载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仅六年就因纵欲过度而亡,死时年仅36岁。
史书记载他"不郊不庙不朝",整日沉迷后宫,被戏称为"小蜜蜂"。
然而,就是这位被认为智商堪忧、能力垫底的皇帝,却创造了明朝中后期唯一的盛世——隆庆新政。
更诡异的是,当其他勤政皇帝被骂成昏君时,这位"废柴"皇帝却获得了"太平天子"的美誉。
一个几乎什么都不会的皇帝,凭什么成为明朝最成功的统治者?
朱元璋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份,经常工作到深夜,累计处理政务超过三万件。结果呢?他在位31年,杀掉的官员超过十万人,搞得朝堂血雨腥风。
他孙子朱允炆一上台就被堆积如山的文书吓傻了,急忙找了一帮秘书帮忙,结果四年就被叔叔朱棣掀翻了。
万历皇帝朱翊钧前十年励精图治,事必躬亲,把自己累得够呛。后来一想,这么干有啥用?索性三十年不上朝,结果明朝反而没立即崩溃。
嘉靖皇帝朱厚熜更绝,二十多年不见大臣,躲在宫里炼丹修仙。可就是这么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在位期间国库充盈,边境安定。
朱由检最惨,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亡国之君。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衣服打补丁,连龙袍都舍不得做新的。批阅奏章到手抽筋,下了无数道罪己诏,最后还是吊死在煤山歪脖树上。
这就像一个诅咒——明朝皇帝越努力,国家越糟糕。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一刀砍掉了胡惟庸的脑袋,顺手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也给废了。
"以后不许再设宰相,违者凌迟!"老朱杀气腾腾地写进了祖训。
可他没想到,宰相这个职位就像马桶——你觉得它碍事,扔了之后才发现到处都是屎。
以前有啥事,皇帝往宰相身上一推:"都是这厮干的!"老百姓也能接受——皇帝是好的,就是被奸臣蒙蔽了。
现在没宰相了,出了事怎么办?皇帝只能自己扛着。
更要命的是,官员们失去了宰相这个"缓冲带",只能直接跟皇帝硬刚。你想啊,以前骂宰相没事,现在只能骂皇帝了。明朝的文官们就这样养成了一个"优良传统"——不骂皇帝不舒服。
朱厚熜被骂了二十多年,气得直接不上朝了。朱翊钧更惨,被骂得连宫门都不敢出。到了朱由检,干脆破罐子破摔,你们爱骂就骂吧,反正我也快完蛋了。
这就是朱元璋留下的"遗产"——一个注定会让皇帝和大臣互相伤害的制度。
隆庆元年,朱载坖登基了。
这哥们儿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十六岁才开始识字,考试永远垫底。他爹嘉靖皇帝看着这个傻儿子,经常摇头叹气:"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朱载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朕就是个学渣,治国这种高难度动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于是,他把所有政务扔给了两个人——高拱和张居正。
高拱一看,皇帝这是真放权啊!他兴奋地搓着手:"陛下,臣要当宰相!"
朱载坖挥挥手:"随便,朕要去后宫了。"
张居正更狠,直接宣布:"吾非相,实摄也!"意思是,我不是宰相,我是摄政王!
换成其他皇帝,早就跳起来了:"反了你了!"
朱载坖呢?"哦,那你们忙,朕继续嗡嗡嗡。"
就这样,明朝在没有宰相的情况下,硬是被朱载坖"躺"出了两个宰相。
高拱和张居正简直要哭了——终于有人愿意当甩手掌柜了!
以前的内阁首辅是啥待遇?名义上是百官之首,实际上就是个高级秘书。写个批复还得用小纸条贴着,生怕惹皇帝不高兴。更惨的是,上面有皇帝压着,下面有六部卿寺不服,中间还有太监使绊子。
现在不一样了,皇帝躺平了,大权都在咱手里!
高拱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吏部尚书的位子也抢了过来。这在以前是找死的节奏——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你想造反啊?
朱载坖的反应是:"批了!朕要选妃去了。"
张居正更绝,他推行新政时,得罪了大半个朝廷。御史们天天弹劾他,说他是"窃国大盗"。
要是以前,皇帝早就顺水推舟把他办了。可朱载坖呢?"张师傅辛苦了,这些奏章朕就不看了,你自己处理吧。"
于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所有的骂声都冲着高拱和张居正去了,朱载坖反而成了好皇帝。
"陛下圣明,就是被奸臣蒙蔽了!"大臣们恨恨地说。
朱载坖在后宫笑得花枝乱颤:"朕终于不用挨骂了!"
隆庆六年,朱载坖驾崩了。
史官们给他的评价是:"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
这简直是明朝皇帝梦寐以求的评价!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没得到;朱棣五征蒙古,没得到;朱由检累死累活,更没得到。
偏偏这个啥都不干的朱载坖得到了。
为啥?因为他无意中解决了明朝最大的制度bug——让高拱和张居正当了实际上的宰相,承担了所有的骂名和责任。
大臣们有气撒了——反正骂的是权臣,不是皇帝。
皇帝轻松了——反正挨骂的是大臣,不是朕。
国家也因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隆庆开关、俺答封贡、考成法......一系列改革顺利推进。
如果朱载坖能多活十年,让这个体系运转得更久一些,明朝的命运或许会完全不同。
可惜,这位"小蜜蜂"在后宫飞得太欢,36岁就精尽人亡了。
朱载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反常识的道理:有时候,不作为反而是最大的作为。
他用六年的"躺平",换来了明朝中后期唯一的盛世,这难道不是对"勤政"二字最大的讽刺吗?
假如你是明朝皇帝,你会选择像朱由检那样累死累活最后吊死煤山,还是像朱载坖那样快快乐乐当个甩手掌柜?
参考文献
《明穆宗实录》,明代官修史书,万历年间编纂
《明史·穆宗本纪》,张廷玉等撰
《明通鉴》,夏燮撰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撰
《国榷》,谈迁撰
《明代政治制度研究》,王天有著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著
《高拱与隆庆政治》,韦庆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