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许多著名的内阁首辅,其中张居正因其深远的改革而名声显赫。张居正的改革为大明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在明朝中期,还有一位内阁首辅虽不如张居正那般广为人知,却同样影响深远。他就是商辂。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待人,深得百姓和朝廷的尊敬,他的为人和才干都让人称赞不已。
商辂,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人,宣德十年(1435年)中乡试第一,正统十年(1445年)科举考试中,他在会试和殿试上均为第一,成为大明历史上唯一一位三元及第的人——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三项都获得第一。凭借过人的才智,他顺利走上了官宦之路。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爆发,英宗被俘,皇位由郕王朱祁钰监国。商辂通过阁臣陈循和高谷的推荐进入了内阁,参与了重要的政务。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得到了当时朝廷的认可。当明英宗复辟归来时,商辂也参与了迎接英宗的任务。尽管英宗复位后,清除了许多人,但商辂因为其忠诚和宽厚,虽然未被杀害,却因为某些原因未被重用。
到了成化三年(1467年),宪宗决定召商辂回京,重新任职内阁首辅。商辂上任后,首先提出了八项改革建议,涵盖了勤奋学习、采纳谏言、储备将才、加强边防、裁撤冗官、设立义仓、尊崇先圣和制定士法等方面。宪宗听取了他的建议,表示赞许,并采纳了其中许多提案。即便在成化年间,商辂曾遭遇一些诬陷,宪宗也没有理会,继续重用他。最终,商辂成为了内阁首辅,深得当时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敬仰。
总的来说,商辂是一位刚直、宽厚且才干出众的政治家,他的智慧和能力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