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曾让百官感到恐惧的锦衣卫究竟去了哪里?事实上,锦衣卫并没有完全消失,清朝时期它依然存在,只是名称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权力也大大降低了。
锦衣卫最早由朱元璋创建,最初的名字是“拱卫司”,后来更名为“亲军都尉府”,主要负责皇帝的出行和日常侍卫工作。随着朱元璋加强自己的权力,他赋予锦衣卫更多的职能,包括巡查、缉拿官员以及管理刑狱等,迅速成为了一个令官员们心生畏惧的组织。锦衣卫的强大,使得许多不法官员被查处,甚至包括一些开国功臣。随着一些大臣如胡惟庸、蓝玉被查办,朱元璋开始担心锦衣卫的权力过大,最终收回了一部分赋予它的特权。
然而,当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后,他恢复了锦衣卫的职权,并且为了避免锦衣卫过于强大,他还设立了“东厂”来进行相互制衡。锦衣卫和东厂的负责人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东厂的太监因更容易得到皇帝的宠信,地位逐渐超过了锦衣卫。尽管如此,东厂主要活动在皇宫内,而锦衣卫则负责全国的情报工作,令许多官员更加惧怕它,常常不得不暗中与锦衣卫打交道。
至于明朝灭亡后,锦衣卫究竟去了哪里?这就要提到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骆养性出身锦衣卫世家,他的父亲骆思恭曾是锦衣卫指挥使,后来被魏忠贤陷害。崇祯帝即位后,铲除魏忠贤一党,将骆养性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崇祯时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最著名的政绩是查办了首辅周延儒。1643年,周延儒谎报大劫,而锦衣卫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密报给崇祯,最终导致周延儒被查处并自尽。
然而,明朝灭亡时,骆养性为了保命选择了投降李自成的义军。随后的几个月,京城又被清军攻占,骆养性再次投降清朝。最初,清朝任命他为天津总督,但他私下接见南明的使者,事件暴露后被多尔衮革职,最后被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最终去世。
此外,还有人认为,南明永历帝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才是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因为南明继承了大明王朝的旗号。但无论如何,自从骆养性投降李自成后,锦衣卫的实质性功能已经消失。
清朝入关后,虽然保留了锦衣卫的名字,但其职能和权力大幅缩小,名称也改为“銮仪卫”,变成了一个主要负责皇帝仪仗和侍卫的机构,再也不具备锦衣卫昔日的强大权力。就这样,曾经辉煌的锦衣卫,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沦为一个普通的仪仗卫队,权力也不再如往昔那般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