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这事儿,本来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从日据时期回归祖国的一段历史,今年正好80周年。10月22日,大陆国台办在例行记者会上放出消息,说要办一场纪念大会,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间定在10月25日前后。
发言人朱凤莲直截了当,说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两岸同胞都该一起记着这份共同记忆,还特别提到会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参加,包括台胞在内。大会前后,还会安排些参访交流活动啥的,听着规格挺高,地方选在人民大会堂,这可不是随便办办那么简单。
这80周年不是头一遭被拿出来说事儿。光复那天,日本人在台北公会堂签了受降书,国民党部队从大陆过来接管,岛上行政、军事啥的都换了新一套。早年两岸还算能聊聊这历史,但这些年政治分歧拉大,岛内对光复的解读越来越不一样。
大陆这边强调这是民族统一的起点,台湾当局却更爱突出岛内自治的部分。国台办这次表态,明显是想借这个节点,拉近两岸的血脉联系。路透社也报道了,说邀请函已经发出去,但没细说谁会来。这不光是纪念历史,还夹杂着当下两岸关系的温度计。
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就在这节骨眼上成了焦点。她10月19日刚当选,党内投票里以50.15%的票数胜出,成了国民党史上第二位女主席。选举前,她政见里就提两岸交流,强调“九二共识”是通关密语,还说要让台湾人自信地说“我是中国人”。
这话说出来,岛内蓝营支持者拍手叫好,但绿营那边肯定不乐意。郑丽文上任没几天,就有媒体问她愿不愿意以主席身份去大陆,她回得干脆:愿意。10月20日接受采访时,她又重申两岸合作是主流民意。这下子,外界都盯着她,看她会不会借光复大会迈出第一步。
郑丽文这人,政治路走得曲折。1969年生,台大法律系毕业,早年混民进党,当过助理,2001年跳槽亲民党,2008年回国民党,当过立委、党发言人。她的风格直来直去,立法院质询时没少跟人杠上。国民党内部,这次选举她打败郝龙斌、罗智强那些老面孔,黑马姿态拉满。党内军系、青年团都挺她,觉得她能带新风。
大陆10月19日给她发了贺电,祝贺当选,还提了国共合作的前景。郑丽文回电,特别点名九二共识,大陆国台办22日回应,说欢迎国民党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高层往来。这节奏,搁谁看都觉得有戏。
可岛内风向没那么顺。同一天下午,陆委会就发文了,明令禁止中央地方公职人员去参加大陆的任何光复相关活动。文件里还呼吁政党成员、老师、民间团体都别掺和,理由是得遵守两岸规范。陆委会发言人梁文杰说,大陆这活动是想扭曲台湾地位,捏造历史。
文件特别提了古宁头战役,那可是1949年10月25日的事儿,大陆部队从厦门渡海想拿金门,国民党守军用海军封锁补给线,岛上布雷设伏,硬是顶住了。
陆委会拿这个对冲光复主题,意思是光复后台湾还得继续保卫自己。文件还要求学校别让教职员去,怕影响教育中立。这禁令一出,台湾媒体炸锅了,绿营立委在脸书上批大陆“恐吓民众”。
其实,陆委会这套路不是新鲜事儿。过去几年,两岸交流一有动静,他们就先下手为强。公职人员去大陆,本来就有层层审批,这次直接全盘封杀。国民党内部也开会讨论了,党秘书长10月23日说,这是党务活动,不算公职出境,得自己拿主意。
郑丽文本人低调,没直接回击禁令,但党内消息说,她已经收到邀请,团员名单在敲定,包括韩国瑜那些老将。蓝营基层挺热闹,有人贴海报庆祝,说这能重振党魂。股市都小波动了下,蓝营股有点起色。
从历史看,光复80周年这节点,搁在二战结束80周年的大背景下,更有分量。1945年10月25日,陈仪带队进台北,岛上居民涌街头,青天白日旗到处飘。那时候,台湾义勇队也参与过大陆抗战,文件档案里都有记录。
大陆这次大会,预计领导会讲话,内容绕不开抗日胜利的两岸贡献。河南那边10月22日也办了场活动,郑州博物馆请了在豫台胞,80多人参加,聊铭记历史、盼统一。
台北梅花媒体集团还开了研讨会,国民党前副主席郝龙斌去发言,呼吁树立正确史观。岛内有些老兵后裔分享故事,说祖父当年随队回台,目睹民众欢迎场面。这些小活动,铺垫着北京大会的氛围。
郑丽文去不去,这事儿不光是她个人牌,还牵扯国民党定位。蓝营这些年,在两岸议题上被绿营压着打,2024大选又输了,党内急需新路线。她上任后,承诺党内改革,重点抓基层、青年,还提经济合作先走一步。去北京,能顺势碾压绿营的交流禁令,打开破冰口子。但风险也大,绿营准拿“亲中”标签砸,党内保守派也可能嘀咕。
过去,韩国瑜、朱立伦都以市长身份去过大陆,这次郑丽文是主席级,重量不一样。X上热议一片,有人说她是“慢慢统派”,先从经贸入手,让台湾人慢慢改观大陆印象;也有人批她早年亲绿,现在变卦太快。
赖清德上台后,两岸关系紧绷,军购加码,演讲里总提“两国互不隶属”。光复纪念,对他们是烫手山芋,怕被大陆拉进统一框架。文件里点名大陆“消灭主权”,还重申中华民国宪法。
这禁令管得了公职,管不住政党自主。国民党官网10月23日发了简讯,郑丽文确认率团出席,行程包括大会和故宫参访。国台办欢迎,央视预告直播,新华社发文回顾光复过程,从卢沟桥到台湾义勇队,一层一层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