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登基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皇子,并通过婚姻联盟来巩固皇权。为了确保大明政权的稳固,他安排儿子们娶一些开国功臣的女儿,这种婚姻不仅具有政治意义,也有助于加强朝廷内部的团结。例如,长子朱标娶了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常氏,而第四子朱棣则迎娶了中山王徐达的女儿徐氏。
朱元璋的女儿们同样参与了这种政治联姻。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李善长的独子李祺,这显示了朱元璋对李善长的高度信任和重视。然而,历史上李善长的结局颇为悲惨,临安公主的命运也因此充满波折。
朱元璋共有十六个女儿,其中长女临安公主的母亲是贵妃孙氏。孙氏出身并不显赫,她的父亲曾是元朝常州府的判官,但在元末战乱中家破人亡。孙氏与哥哥在逃难途中走散,被青军元帅马世熊收养。后来朱元璋攻占扬州,马世熊将孙氏献给他,孙氏遂成为朱元璋的妾室。
朱元璋非常宠爱孙氏,18岁时纳她为妃,并很快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朱镜静,也就是长大后的临安公主。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册封孙氏为贵妃,位列众妃之首。孙贵妃一共生育了四个女儿,但只有临安公主和怀庆公主顺利成长,其余两个早夭。孙贵妃因丧女之痛而健康每况愈下,最终在洪武七年去世,年仅32岁。
虽然孙贵妃没有儿子,但她深得朱元璋宠爱。她去世后,朱元璋还特别命令皇子为她行“慈母服”,并制定了庶母服制,体现了她在朱元璋心中的特殊地位。孙贵妃最初安葬于南京褚冈,后来与朱元璋一同入葬明孝陵。
临安公主在母亲去世时只有14岁,她继承了母亲在宫中的地位。洪武九年,她16岁时与李善长的独子李祺结婚,李祺被封为韩国公,成为驸马都尉。李家当时显赫一时,朱元璋甚至将李善长比作汉朝的萧何。临安公主与李祺婚后感情深厚,育有两个儿子,长子李芳官至留守中卫指挥,次子李茂也担任旗手卫镇抚。
然而,李家因备受宠爱逐渐骄傲傲慢,李善长和李祺得罪了不少权臣。婚后不久,李善长被弹劾,虽然朱元璋削减了他的俸禄,但仍予重用。后来李善长举荐胡惟庸,胡从小知县升至左丞相,但因谋反被处死。李善长的傲慢最终引发了朱元璋的震怒。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已77岁,朱元璋以胡惟庸党案为由,将李善长及其妻女、兄弟、侄子等七十余人处死。然而,临安公主和李祺及其两个儿子幸免于难,但被流放至江浦,终身未能返回朝廷。
朱元璋去世后,经历“靖难之役”的波动,永乐元年李祺去世;永乐十九年,临安公主因病去世,享年62岁。朱棣得知她去世后非常悲痛,为此辍朝四日。
临安公主的一生充满无奈与牺牲。自幼被安排婚姻,她的生活紧紧受制于家族与政治斗争。虽然与李祺婚姻感情尚可,但李善长的失败与家庭的流放,让她的一生注定与权力的波动紧密相连,成为古代公主命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