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的身世问题,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直到今天,学界对他的真实出身依然存在各种猜测和争议。河南大学的历史学教授王立群曾对这一问题做过深入分析,那么他对秦始皇的身世到底持什么态度呢?
要讨论秦始皇的身份,首先得从他的母亲赵姬说起。赵姬的身份颇具争议:她原本是吕不韦府上的妾。当年,秦庄王在赵国做质子时,偶然见到赵姬,对她一见钟情,于是向吕不韦求娶。吕不韦本身对秦庄王也抱有期待,认为他未来必成大业,因此有了“奇货可居”的说法——把珍贵的资源储存起来,未来再以高价获得回报。于是,吕不韦便把赵姬送给了秦庄王。
有人认为赵姬在嫁给秦庄王时已经怀孕,而孩子正是吕不韦的。这一说法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意思是赵姬在婚前隐瞒怀孕事实,生下了秦始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出生与吕不韦确有某种关联。
然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则相对简单:秦庄王在赵国做质子时遇到赵姬并娶她,后来生下秦始皇。为何司马迁会对同一事件有两种说法?对此,王立群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正史未必完全可靠,并给出了几个理由。
首先,如果吕不韦真打算把怀有自己孩子的赵姬嫁给秦庄王,以图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秦国国君,这种操作几乎不可能。古代无法预测胎儿性别,如果生了女儿,这一计划就彻底失败。其次,风险极大:一旦秦庄王发现孩子并非亲生,那就是欺君大罪,赵姬、吕不韦甚至孩子都有可能丧命。就算吕不韦渴望权势,也不可能以生命为代价去冒如此险。
王立群还从医学角度解释了秦始皇非吕不韦之子。《史记》中提到“至大期”,古代指怀孕十到十二个月,说明赵姬的孕期完全足够。如果她在婚前就怀孕,就不可能出现“至大期”的描述。至于后来出现“吕政”一说,很可能是秦灭六国后,六国子民不甘心所造的谣言,用来泄愤。至今,这一传闻仍没有确凿证据。
总的来说,王立群教授认为,关于秦始皇身世的种种猜测虽然引人好奇,但从历史和科学角度来看,他更倾向于否定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说法,而认为秦始皇确实是秦庄王与赵姬的亲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