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王朝自1368年在南京建立,直到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结束,历时276年,先后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一些是英勇善战的,有些则平平无奇,还有一些仅仅是做了个名义上的皇帝。然而,在我看来,明朝最有趣的皇帝,非明宪宗朱见深莫属。
在谥法中,“宪”的意思是“博闻多能”,注释却写道:“虽多能,不至于大道。”换句话说,这个谥号带有些许的褒义,但暗含贬意——意思是他虽有才华,但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
实际上,朱见深的庙号“宪宗”并非他独有。唐朝的李纯皇帝也曾获得过这个庙号。李纯在位时,成功解决了河北藩镇的乱局,带来了著名的“元和中兴”,但由于过于迷信道教,误服丹药致死,未能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而朱见深同样是一个功过分明的人。
从功绩上看,朱见深确实不容小觑。比如,在他统治期间,他为不少被冤杀的大臣平了反,包括当时的大将于谦。可以说,敢于公然反对自己的父亲,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在对外方面,他解决了西部的哈密问题,成功压制了东部建州女真的扩张,收复了北方的河套地区,还平定了南方两广地区的瑶民起义,堪称战功赫赫。自朱棣之后,明朝几乎没有哪个皇帝能与他相提并论。
然而,朱见深的缺点也很明显。他与年长自己十九岁的万贞儿的关系,无论从当时的标准还是现代的眼光来看,都颇具争议。对万贵妃的宠爱甚至纵容,不仅让宫廷内外一片混乱,还导致了成化朝政治腐败,僧侣、道士、宦官等各色人等权力交织,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且暗黑的政治格局,中央政府的运作也堕入了深深的黑暗期。
因此,朱见深这个皇帝确实很难定义。你可以说他是昏君,但他也做了一些好事,成化年间民生相对安定;你也可以说他是个好皇帝,但他又没有做出真正值得称道的决策。正因如此,朱见深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之一。即使是那个只当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朱常洛,也比他更加为人熟知。尽管他统治了十九年,但除了他和万贵妃的风波,恐怕只有一部《新龙门客栈》才能提醒人们,曾经有一位明朝的皇帝叫朱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