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手下有五位英雄将领,通常被称为“五虎上将”。这五人分别是关羽、黄忠、张飞、马超和赵云。这些将领的封号是刘备成为汉中王后所册封的,虽然他们都是为刘备效力,但其中关羽和黄忠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太融洽。关于他们之间的互动,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歇后语:“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黄忠原本是刘表麾下的将军,刘表战败后,他归顺了曹操。后来,在荆州一战中,黄忠再度败给了敌人,最终投靠了刘备。在一次战斗中,关羽和黄忠对阵。两人实力相当,战斗激烈,始终难分胜负。最终,黄忠的战马受惊被掀翻在地,眼看这是一个除掉对手的好机会,但关羽并没有趁机下手,而是选择放过黄忠,让他重新爬起来继续战斗。黄忠也感激关羽的宽容,他本可以趁机射杀关羽,但却故意偏箭,只射向关羽的头盔,显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义与对彼此的尊重。
之后,黄忠成为了刘备的重要将领,并且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了曹操的猛将夏侯渊,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关羽对黄忠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甚至在刘备同时封赏自己和黄忠时,关羽明确表示拒绝接受晋封,他说道:“大丈夫怎么能和老兵为伍?”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困惑。关羽的拒绝,是否仅仅因为黄忠年纪大呢?
其实并非如此。关羽虽然直率,但他并不是因为黄忠的年纪而拒绝。关羽虽然与黄忠年纪相差不大,关羽60多岁,而黄忠72岁,但这并不是他拒绝封赏的主要原因。关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忠诚和道德,他认为黄忠屡次投降并随胜者而变,缺乏一定的气节。黄忠在战败之后投降过多次,这种做法在关羽看来有些不符合他的忠义标准。
此外,刘备封赏了许多人,但对赵云的待遇却显得有所不足。赵云与关羽、张飞情同兄弟,关羽也曾为赵云鸣不平。他在拒绝晋封时,实际上也是在提醒刘备封赏上存在不公之处。刘备派费诗来向关羽宣读晋封诏书,虽然关羽最初拒绝,但在费诗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封赏。毕竟,关羽虽然与刘备关系深厚,但他还是臣子,不能随意触犯君主。因此,尽管关羽有些不满,他仍然给刘备留了面子,接受了晋封。
通过这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关羽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行动,他在意的是忠诚、道德与公正。他对于赵云的友谊深厚,也体现了他对兄弟的尊重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