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10月20日消息(记者 王颖 昌思荣) 10月19日,首部从文物角度全面系统讲述蜀道考古与历史研究成果的学术通俗读物——《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在成都天府书展举行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颖摄)
蜀道作为中国古代重要交通线路及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明记忆。据了解,该书由四川博物院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脱胎于四川博物院同名展览,在内容深度与解读方式上突破展览边界、升华内涵。书中以文物为核心纽带,生动呈现蜀道从古至今的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生态图景,既展现中华民族适应自然、奋斗图强的发展历程,也呈现蜀道视野下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四川博物院供图)
发布会现场设置“蜀道文物微展览”,通过20件源自展览与图书的文物图片,带领观众直观感受大蜀道的历史时空。同时,活动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蔡东洲、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志岩、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谢丹等专家学者参与。
发布会以展览全景视频开场,随后相关负责人分享新书出版背景与蜀道文化传承意义。四川博物院策展人马莉结合文物与遗址开展“蜀道风云微讲座”,解读蜀道历史故事。在“蜀道纵览微论坛”环节,孙华、蔡东洲等专家围绕蜀道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考古发现、生态价值及大众传播方向展开深度对谈,向公众普及蜀道文化底蕴与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