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思想成为后来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儒家的“仁政”思想,即和周公的保民、勤政观念一脉相承。
总之,周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是千古能吏和廉吏的典型。这由周公的谦逊美德所致。
正如《韩诗外传》第三十一章所说:“周公践天子之位七年,布衣之士所贽而师者十人,所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百人,教士千人,官朝者万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摄政时,广泛向各种人请教,同时提拔贤能之士。该章又说,周公之子伯禽去封地鲁国时,周公告诫他说:“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知,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正是这种谦谦君子风度,成就了周公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周公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