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与胤禛势不两立,为何雍正继位后对他仍然予以重任?
创始人
2024-11-02 01:05:31
0

原标题:此人曾与胤禛势不两立,为何雍正继位后对他仍然予以重任?

相信大家对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清宫剧中都有她的存在,他便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很多朋友对于富察家族在清朝的影响力只局限于富察皇后之后,确实,孝贤作为清朝唯一一个富察家族的皇后,在其去世后,乾隆为其举办了举国隆重的丧仪,又对其家族进行了无数恩封,足以见得富察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但以上的种种并不能说明富察家族的崛起起于孝贤皇后。早在其之前,富察家族就出了一位身居相位三十余年的三朝元老,康熙离不开他,作为曾经政敌的雍正也对其委以重任,这人就是富察.马齐,清朝前期永不倾倒的常青树。

世代功勋,名门之后

可能大家对马齐这个人知之者甚少,我们来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按照辈分来看,他是孝贤皇后和富察傅恒的亲伯父,是康熙年间首次提出“撤藩”建议的户部尚书米思翰的次子。

富察家族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当时的富察首领旺吉努率部响应清太祖起兵,对后金和大清有奠基之功。所以马齐也算是名门之后了,富察家族从旺吉努开始就世代功勋卓著,到了马齐这一辈,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

之所以说巅峰,是因为在马齐身上有诸多的奇迹和荣耀,他是清朝前期在相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大臣,也是生性多疑的雍正所不弃前嫌而委以重任的昔日政敌,更是康熙永远离不开的股肱之臣,就连退休后都可以享受到和原有品级一样的待遇,试问这样的马齐,放眼整个清朝又有几人可以比肩。

康熙的难舍难分

1669年(康熙八年),18岁的马齐以世职递补荫生的方式进入仕途,从国子监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从五品工部员外郎,看起来马齐的仕途起点并不高,真正让他的仕途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他36岁那一年,时任山西巡抚的马齐被康熙任命为钦差与廉吏于成龙一起审查一桩贪墨之案,该案主犯系权臣纳兰明珠的门生,此案经过马、于二人的审理,取得突破性的胜利。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不仅主犯被斩首示众,就连明珠也被罢黜相位,虽然后来有人说这是康熙早已预定好的方案,但马齐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康熙对马齐大加赞许,封其为正二品左都御史。

在后来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当中,马齐的数次建议都得到了康熙的肯定和赞许,因其功劳卓著,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48岁的马齐被任命为正一品武英殿大学士,迎来了他人生当中最辉煌的时刻。

要说马齐一生当中是一帆风顺的,那也不尽然,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马齐迎来了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也是惨痛的一次教训,这一年太子胤礽刚被废除,康熙略有悔意打算重新复立,但碍于情面的他只能将这个话语权交由群臣来说,所以他专门在这一年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让大臣们各抒己见,根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在开会之前还专门示意马齐不要参与此事,明面上看是对马齐的不信任,但实际上在我看来,康熙是怕马齐说错话当着众人的面要对其作出惩罚,所以此计实则是在保护马齐。可是此时的马齐将“愣头青”这个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仅没有听从康熙的安排,还南辕北辙地选择八阿哥胤禩为太子最佳人选,而且还为其拉票,这直接惹恼了一心护短的康熙。马齐本为此要被判以极刑,但念其过往功劳,康熙只是将马齐的大学士官职被革去,并且他的家人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8年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康熙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将马齐拉回到武英殿大学士的位置,原因很简单,在康熙的眼中,没有一个满洲大臣可以顶替马齐独当一面的位置,没有人能比马齐更合适担任满洲首席大学士一职。自此到1722年康熙驾崩之前,马齐的官职再无变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即使马齐有时候性子比较直,但是他的才能学识是康熙无可否认的,康熙不能缺少这样的能臣。

雍正的不计前嫌

就在康熙去世后的第二天,继立的雍亲王胤禛便任命马齐为总理事务大臣,而且在雍正元年(1723)封马齐为保和殿大学士,而且这个职位一直做到1735年雍正驾崩之后从无间断。那么问题来了,马齐当年在九子夺嫡事件当中扮演的可是胤禛死敌的角色,雍正继位后连亲兄弟都不曾放过,为何会对“八爷党”的幕后操纵者委以重任,不计前嫌?在我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稳定朝局与人心。继位之初的雍正,面临的是一个四面受敌的情形,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一切可能稳定朝局与人心,而重用八阿哥胤禩和马齐等人,便是他下的一步好棋,这就使他在世人眼里留下一个以德报怨的美名。

第二,对马齐的进一步试探了解。其实雍正的这一步之所以深思熟虑,在于他不仅仅局限于第一点中要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其次他也要通过给予重任的方式看看在自己这新君继位后,马齐会不会在倾向方面做一个调整,果不其然,经过他的深入了解,马齐并没有与廉亲王胤禩再有任何私交甚密之事,要知道一旦有,那是绝对逃不过雍正的双眼的。这也是为何廉亲王后来被削除宗籍而马齐却一点事都没有的真正原因,毕竟重用胤禩最终只是雍正继位之初所需要的一个策略而已。

第三,富察家族的根深蒂固。前文咱们讲到,早在后金开国之初,富察氏就立下过汗马功劳,到了雍正时期,更是文臣武将一批接着一批,而雍正最喜欢的四子弘历的嫡福晋都是他亲自相中的马齐亲侄女,根深蒂固的富察家是继位之初的雍正所急切需要拉拢的有生力量,况且此时的马齐经过康熙朝那唯一的一次挫折后,再也没有犯“愣头青”的老毛病,为人处事张弛有度,这也是雍正最终可以放心大胆地重用的缘故。

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1735年(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一个月后,84岁的马齐上表乾隆祈求告老还乡,乾隆虽然不舍但奈何老人家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于是最终还是同意了马齐的请求,虽然退休,但马齐被特许仍然拥有首席大学士的品级和待遇,四年后,88岁的马齐去世,结束了他光辉无比的一生。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

《清世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二百八十七列传七十四

蔡东藩《清史演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暗三朝——明代正统、景泰、天... 明代制瓷业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新品种、新器型都出自这一时期。尤...
原创 清... 盘点清朝历史中,有一对婆媳都出自蒙古族,她们的名字叫“哲哲”,两人不仅仅名字相同,而且都是大清“第一...
阳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韵与历史...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诸多城市开始崭露头角的重要阶段。...
原创 王...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毛主席严肃批评杨尚昆等人:你们读的马列主义到哪里去了》一文,文中提到:1...
中青报: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一定非要蹭历史名人和“超级大IP”才能有市场。 最近,一些打着...
南宋官窑:百年临安府,千年瓷文... 文博时空/文 文博失控 作者 匡悦 文物摄影 | 杜广磊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越窑、德清窑、...
原创 韩... 韩国发现20多枚文物,专家建议写进教材,网友:我国有十几吨!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远流长,并且古人为我...
周公还政周成王 周公还政周成王 “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
原创 汉... 作者:赵心放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河南郡洛阳人。他十八岁时就以博览群书,擅长撰文受到...
原创 此... 此人太厉害了,一枚炸弹就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其实特工也是分成很多种类的,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