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吴克华从红军大学结业后,组织找他谈话,表示要任命他为红21师的团长。按理说,从营长直接升为团长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吴克华却一时高兴不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后,他决定向党组织提出,拒绝担任团长,宁愿回老部队继续做营长。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感到不解。谁不想升职,站得更高,证明自己的能力呢?然而,吴克华为何与大家的想法不同? 这一天,红军参谋长刘伯承找到了吴克华,耐心地劝导他:“提升你担任团长是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你应该要从大局出发考虑。”但无论刘伯承怎么劝说,吴克华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吴克华对刘伯承说:“我清楚自己的能力,现在最多只能带一个营,再大的队伍我恐怕带不动,还是请组织另选他人。”刘伯承知道,这是吴克华找的借口,他并未说出真正的原因。 随后,朱德同志也找吴克华谈话,他和刘伯承一样劝说吴克华服从大局,去担任团长。没想到,吴克华依旧坚持不去,这让朱德有些生气,严肃地警告他说:“这是组织的决定,个人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然而,吴克华也不再隐忍,怒斥道:“我坚决不当卒子团长。”这一句话让朱德愣住了,完全没有理解吴克华所谓的“卒子团长”是什么意思。于是,朱德让吴克华解释一下。 最终,吴克华将自己不愿担任团长的原因说了出来。他对朱德说道:“现在红军的战术太糟糕了,明明应该采用短促出击和阵地防御相结合的战术,结果却总是死守一些行不通的战法,导致了那么多兄弟牺牲,打了那么多败仗。”他继续抱怨:“更糟糕的是,前线指挥员根本没有临机处置的权力。每次打败仗,不是因为战术错误,而是因为上级指挥不当,结果责任全都推到下级身上,要么被撤职,甚至被枪毙。这样的指挥,我实在不想接。” 吴克华说到动情时,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朱德终于明白了吴克华为何不愿担任团长的真正原因。 朱德心里清楚,吴克华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而且有远见。如果就此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因此,朱德决定为吴克华安排新的职位:让他去少先队总队担任参谋长。实际上,吴克华并不喜欢这个岗位,他依然更想回到红七军团,和老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尤其是听说中央的任务是组建抗日先遣队,吴克华十分渴望能参与其中。
然而,红七军团的各个岗位都已经安排妥当,先遣队的人员也已确定,无法再做调整。因此,朱德最终决定,让吴克华去少先队总队担任参谋长。 吴克华虽然心里不愿,但见朱德已经作出决定,自己也不好再坚持,只好前往少先队总队报到。报到后,吴克华的工作并不如意,少有作战任务,整天在机关里做一些写报告、训练部队等琐事。吴克华感到自己像是没什么事做的闲人,心里非常不满。 于是,他再次找到朱德和刘伯承,请求返回一线部队,哪怕是什么职务都可以,只要有机会参与战斗。正好这个时候,21师第63团参谋长因为调离而空缺,组织并没有拒绝吴克华,让他去担任了参谋长。不久后,吴克华凭借卓越的指挥能力和作战勇气,再次被提升为团长。 随着红军作战指挥逐渐理顺,吴克华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表现越来越突出,职务也不断升迁。新中国成立时,吴克华已经晋升为41军军长。 开国大典前,吴克华再次见到了朱德。朱德还开玩笑说:“当年死活不愿当团长的,现在竟然当上了军长,看来是嫌官小了。”吴克华脸红了,羞愧地对朱德说:“要不是您当初的帮助和培养,哪有今天的我?” 他深深感激朱德,也深知,正是朱德的指引和支持,才让他走到了今天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