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每次翻三国到高平陵之变那段,我都忍不住叹气。司马懿那老狐狸装病骗曹爽的时候,要是曹操当年留下的那些猛将还在,他哪敢这么嚣张?真不是我吹,曹家的天下丢得冤,冤就冤在能镇住场子的人全走得太早了。
先说说曹真吧,这可是曹操实打实的族子,当年跟着曹操打天下的时候,那叫一个猛。汉中之战硬扛诸葛亮,后来又带着大军把诸葛亮的北伐打回去好几次。你知道不?司马懿早期在曹真手下干活,那叫一个乖顺,连大气都不敢喘。后来曹真病死了,他儿子曹爽那草包根本顶不住,才让司马懿有了机会。我总觉得,要是曹真能多活个十年八年,司马懿就算有「狼顾相」,也只能一辈子当曹家的打工仔,哪敢想夺权的事儿?
还有曹休,也是曹家的硬骨头。当年在石亭之战虽然吃了败仗,但那股子狠劲摆在那。他掌管扬州兵权的时候,东吴那边都怕他三分。这人对曹家忠心耿耿,眼里揉不得沙子。司马懿后来能在洛阳搞政变,不就是因为外地兵权没人能及时调过来吗?要是曹休还活着,手里握着兵权盯着京城,司马懿那点小动作,刚冒头就得被摁下去。真的,曹家的宗室名将,就该有这股威慑力。
张郃你肯定熟,五子良将里活得算久的,但还是没熬到司马懿篡位。这老爷子打仗太有一套了,街亭之战把马谡收拾得服服帖帖,连诸葛亮都得让他三分。关键是张郃资历老,军中威望高,司马懿想在军队里安插自己人,根本绕不开他。后来张郃被司马懿逼着追诸葛亮,死在木门道,现在想想,这事儿说不定就有猫腻。要是张郃活着,司马懿想架空曹爽、控制军队,门儿都没有!
徐晃也得提一嘴,当年樊城之战大破关羽,那可是救了曹家的急。他跟着曹操几十年,又是个认死理的人,绝对的忠臣。徐晃在军中的号召力不用多说,要是他还在,洛阳城里那些老部下肯定听他的,哪会让司马懿轻易得手?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曹操那么会看人,留下的人个个能打,偏偏都走在司马懿前面。
曹操死的时候多精明啊,遗嘱里连婢妾安置都想到了,肯定也盘算过身后事,留下这些名将就是为了防司马懿这种人。可谁能想到,曹丕、曹叡活得短,这些猛将也陆续离世。等到曹芳继位,身边全是曹爽这种没本事的,司马懿这才敢露出獠牙。
高平陵之变那天,要是这四位里有一个还在,要么在朝堂上当场戳穿司马懿的伪装,要么在外地举兵勤王,哪轮得到司马懿说了算?曹家的江山,说到底是折在了「没人可用」上。有时候真觉得,历史这东西太玄乎,差那么几年,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