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时代,想要迅速积累财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彩票,希望能在那里碰碰运气。仅仅花费区区几元钱,就有机会赢得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巨额奖金,这种“以小博大”的诱惑,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广大的购彩者。在许多人心中,购买彩票似乎已成为实现“一夜暴富”梦想的唯一途径。毕竟,如果不去尝试,谁又能确定自己与头奖无缘呢?
尽管每一个购彩者都怀揣着中得大奖的憧憬,但残酷的现实是,中奖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是像双色球这样的热门彩票,博得头奖的概率也仅为一千七百万分之一。显而易见,指望通过彩票实现飞黄腾达的希望是何等渺茫,绝大多数的彩民,即使坚持了十多年,也从未品尝过中得巨奖的滋味。
当前国内的彩民群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怀揣着“志在必得”的执念,在彩票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期盼着某一天能被幸运之神眷顾。然而,这类人往往是希望越大,随之而来的失落感也就越深。另一类则是抱着“玩一把试试”的心态,中了固然皆大欢喜,不中也并不会太过失落。
然而,退一万步讲,即便有人幸运地捧回了千万级别的巨奖,这笔钱也绝非能完全归属中奖者。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彩票中奖后,必须先行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若中得1000万元,首先需要上缴200万元作为税款,真正到手的奖金只剩下800万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果你天真地以为这剩下的800万就能由中奖者自由支配,那恐怕是过于美好了。事实上,除了必须缴纳的税款,中奖者还可能要“掏出”另外两笔钱,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付出,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第一笔“隐形”支出:媒体聚光灯下的慈善承诺
在缴纳完个人所得税后,中奖者通常会立刻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总会抛出一个经典问题:“中了如此巨奖,心情如何?是否愿意捐出部分奖金,回馈社会、支持慈善事业?”在极度兴奋与荣光之中,绝大多数中奖者都会当场爽快地表示愿意捐助。
然而,事后冷静下来,很多中奖者会对当天的慷慨有所“反悔”。但君子一诺,掷地有声,话已出口,便不得不兑现承诺。因此,在交完税后,他们还必须从奖金中拨出一笔钱捐给慈善机构。通常情况下,在完成这次捐赠后,原本的800万可能只剩下500万到600万的区间。
第二笔“烫手”支出:亲朋好友的“借款”洪流
如果中奖者觉得,好不容易交了税、捐了款,剩下的这几百万总算能由自己做主了吧?遗憾的是,一旦中奖消息传开,各种各样的亲戚、朋友便会蜂拥而至,开启“借钱”模式。
届时,中奖者将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是倾囊相助,还是坚决拒绝?如果选择断然拒绝,那么亲情、友情顷刻间便会瓦解,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而若同意出借,这笔钱往往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最终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我们不妨回到最初的例子:若真中了1000万大奖,扣除20%的个税后,实得800万。但这800万的“使用权”依然受到限制。彩票中心会安排媒体进行采访,并极力引导中奖者进行公开捐赠。结果往往是,在交完税、捐完款之后,真正落入中奖者口袋的财富,可能已经大幅缩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