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印巴空战爆发,犹如平静水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震动整个地区的涟漪。这场空战不仅短暂激烈,而且双方的战果各执一词,真相被迷雾重重笼罩。
回到2025年10月3日,印度空军举行了第93届空军日庆典。印度空军参谋长维韦克·拉姆·乔汉将军站在台上,豪情万丈地宣称,印度防空部队在5月的空战中表现英勇,成功击落了巴基斯坦4至5架战机,其中包括美制F-16战机,甚至可能有一架重要的预警机。乔汉将军称这次名为“朱砂行动”的军事行动为“历史性成就”,并鼓励世界各国向印度学习,结束冲突后及时止损。
然而,一个月后,英国权威军事杂志《空军月刊》发布了与印度官方说法截然不同的报告,震惊了国际军事界。报告称,巴基斯坦空军在空战中击落的印度战机数量并非印度声称的几架,而是多达7架!报告还详细列出了被击落的战机型号和序列号,其中包括4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编号BS001、BS022、BS027和BS021)、1架苏-30MKI、1架米格-29UPG,以及1架幻影-2000。更具讽刺性的是,编号为BS001的“阵风”战机,是印度空军的旗舰战机,其单机造价高达2.4亿美元,而击落这架战机的可能是一枚中国产霹雳-15空空导弹,价格仅为100万到200万美元。
这一消息一出,媒体和舆论立即反响强烈。印度方面宣称的空战“21分钟决胜”的神话也受到了质疑。印度媒体声称,在21分钟内,近90架印度战机倾巢而出,对巴基斯坦9个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击落多架巴基斯坦战机,目标是让巴基斯坦空军的实力“倒退五年”。然而,这样的描述被质疑为不切实际,尤其是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战术行动几乎不可能。此外,印度方面始终未能提供击落巴基斯坦战机的具体证据,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坠落地点信息,这让印度的胜利说辞显得虚弱无力。
与印度的含糊其辞相比,巴基斯坦方面提供的证据更加具体,且更具说服力。社交媒体上流传着清晰的“阵风”战机尾翼残骸照片,上面印有“RAFALE”字样和“BS001”的序列号,指向印度空军的旗舰战机。印度民众还拍摄到了苏-30MKI和米格-29的残骸。美国CNN和法国情报官员也证实了“阵风”战机在实战中被击落的事实,这是该机服役以来的首次被击落纪录,给法国军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声誉打击。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议会中详细列出了战果,称巴方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
空战结束后,印巴两国的外交举措截然不同。印度迅速派出了“胜利宣讲团”,试图向全球30多个国家兜售“胜利故事”,但遭到了冷遇。即使在严谨的日本和俄罗斯,印度的宣传活动也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场面冷清。而与印度高调宣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却悄然取得了一系列外交突破。美国和巴基斯坦的高层通话后,世界银行承诺为巴基斯坦提供400亿美元的投资,俄罗斯还与巴基斯坦签署了26亿美元的钢铁厂协议。多个中东国家放宽了对巴基斯坦的签证和投资限制,土耳其甚至派出了两艘护卫舰以示支持。
这场空战的结果也对印度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外资在冲突后一周内撤出了约24亿美元,印度股市和卢比汇率应声下跌。而巴基斯坦股市则迎来了75年来的最大涨幅,经济形势大为改善。
军事分析指出,印度在空战中的失败并非单纯由于武器性能问题,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落后。印度空军的装备杂乱无章,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苏-30MKI和米格-29、以色列的预警机等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兼容性,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困难重重,形成了“一群语言不通的乌合之众”。
与此相对,巴基斯坦空军凭借中国提供的现代化装备体系,展现了高效的空战作战模式。中国的ZDK-03预警机能够在数百公里外就发现印度战机的动向,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在接收到预警机的目标信息后,通过超低空飞行和隐蔽的方式接近敌机,利用霹雳-15空空导弹远程打击。这一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令印度飞行员无暇反应,最终只能被击落。
这场空战的影响迅速蔓延至国际军贸市场,埃及等国纷纷下单购买歼-10CE战机,法国的“阵风”战机则面临订单前景的不确定性。《防务新闻》评论称,这场空战的成功使中国的武器系统大获认可,打破了西方在第四代半战机市场的布局。
尽管印度仍坚持其胜利的说法,但从阵风战机残骸上的编号和印度民众拍摄到的霹雳-15导弹残片来看,这场空战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尽管如此,围绕这场空战的争议和反思,将对印巴两国以及整个地区的军事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