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是我军历史上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工工作者。正因为他卓越的能力和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罗帅担任的职位无不至关重要。他还曾担任新中国的首任检察署检察长。
1950年,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成立,罗帅被任命为部长。同年9月,军委总干部部也成立,罗帅再次被任命为部长,显示出他极高的工作能力和上级的信任。总干部部在建国初期主要负责干部评选、任免和考核工作,这一重要任务都由罗帅负责。在他担任部长期间,副部长有两位优秀的政工工作者——赖传珠和徐立清。
1956年,经过上级的考虑,罗帅不再担任总干部部部长,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接替了这一职务,成为我军第二任总干部部部长。萧华当时年仅40岁,是建国初期最年轻的八大部长之一。其他几位部长包括国防部的彭大将军、总参谋部的粟裕、总政治部的罗帅、总后勤部的黄克诚、总军械部的王树声、训练总监部的刘帅和武装力量监察部的叶帅。萧华能与这些名将并列,足见他卓越的能力和巨大影响力。
如果说最杰出的政工元帅是罗帅,那么最杰出的政工大将是谭政,最杰出的政工上将非萧华莫属。萧华将军是在战火中磨砺出来的政工领导。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与许多我军名将共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萧劲光——他和萧华将军共同领导东北第一兵团,投入到东北解放事业中,这支部队也被称为“二萧兵团”。
在全军改编后,萧华不再担任兵团政委,而是转任第四野战军特种纵队司令员,成为一名军事主官。虽然他的任期时间不长,但他后来与刘亚楼将军一起,投身人民空军的建设事业,成为我国空军的首任司令员。
萧华将军不仅继任了罗帅的职位,还在1964年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成为继罗帅和谭政之后的第三任总政治部主任。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萧华也曾遭到打压,长时间被关押达七年之久。直到1975年,他才恢复工作,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1977年,萧华任兰州军区政委,成为70年代末期我军的重要建设者之一。
1983年,萧华当选为第六届政协副主席,达到了副国级领导的地位。1985年8月12日,萧华因病去世,享年70岁。萧华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贡献,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和我军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