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没想到,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竟然成为了韩国经济的重大难题。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投资换减税的贸易协议,已经给韩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恐怕无法按时兑现,韩国目前正寻求其他解决方案,并希望在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与美国讨论新方法的可行性。这是自美韩签订贸易协议以来,韩方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无法完成这一承诺,也成为全球首个承认无法兑现贸易承诺的国家。
李在明政府坦承,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搞不定”,这并非韩国首次遇到问题。此前,美国因为逮捕在韩工作的人员,使得韩方首次意识到,与美方签署的贸易协议实际上是个无底洞。随后,韩方提议与美方商讨在韩务工人员的签证问题,并计划评估后续对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如今,韩国终于意识到,这3500亿美元的投资,可能会再次让韩国面临1997年金融危机的重演。
回顾1997年的金融危机,那场危机让韩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冲击,外资大规模撤出,韩元贬值67%,许多财阀负债率暴涨,导致大量韩国企业破产,外债积重难返,外汇储备急剧短缺,甚至使韩国国际信誉受到重创。许多经历过那场危机的人至今心有余悸,他们自然不愿再面对类似的灾难。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美韩贸易协议,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将成为美国对韩国减税的“前提”,此外,韩国还需额外向美国支付10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费用,并且承担15%的关税。
目前,韩国连3500亿美元的投资都难以实现,又怎么能支付更多的费用履行与美国的关税协议呢?韩国公开承认无法履行承诺,直接反映出美方协议中的“霸王条款”有多么不合理,也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国家站出来,承认自己在美国贸易协议面前陷入困境。
实际上,美国对全球发动的关税战,实际上是一场全球性的“收割计划”,而韩国只是第一个公开“认输”的国家。欧盟、日本等其他经济体也与美方签署了类似的协议,其中包括大规模的对美投资和能源采购计划。尽管李在明政府在签署协议时意识到韩国经济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显然没预料到问题会这么快这么严重,以至于不得不公开承认无法履行条约。
如今,李在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对美投资这一棘手问题。与特朗普打交道,似乎处处都埋着陷阱。虽然当初签署协议时看似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中,韩方完全处于被动局面,许多决定完全掌握在特朗普政府手中。这也是为什么李在明一直坚持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在面对美国压力时仍强调“务实外交”路线的原因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没有让美国从关税中占到便宜的国家恐怕只有中国。中国不仅对美征收了10%的关税,还在多个领域如大豆、稀土等方面占据主动权。尽管美方不满,但对中国还是保持一定的尊重,且对中国可能关闭中美磋商谈判桌的风险保持警惕。
目前,李在明政府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与美国商讨如何解决上千亿美元的投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无法履行对美承诺的后果,并寻找破局之策,避免韩国经济的利益被美国全部吞噬。
在这场关税博弈中,中国无疑是唯一一个没有让美国占到便宜的国家。总而言之,韩国政府想要走出困境,必须在对美和对华的合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满足美国的要求,也要维护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确保韩国经济不受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