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褫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出生于河南罗山。他在明正统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任职期间,他曾经上书请求皇帝不要随意囚禁大臣,因而获得赏识,被提升为监察御史。
当时,副都御史周铨常常倚仗权势,随意鞭打、羞辱其他御史,引起众人不满。尚褫便与范霖、杨永、刘炜等人联名弹劾周铨。经过一番周折,周铨最终被捕入狱,病死狱中。然而在被捕之前,他恶意揭发了许多御史的所谓“罪名”。正好此时宦官王振极度厌恶御史和言官,便趁机对他们进行打击,许多人被下狱或贬官。尚褫也因此被贬到云南虚仁驿,成了一名普通驿臣。
到了景泰五年,天下各地频频发生灾害。尚褫上奏朝廷指出:忠诚正直的官员在朝中往往冒死进言,但若说的话不合当权者的心意,就会遭到贬黜或诬陷。虽然名义上言路是畅通的,实际上却几乎被堵死。他还批评佛教盛行使许多百姓沉迷,僧人不事生产,反而由朝廷供养,成为国家的负担。他建议强制僧人返乡务农。
这一奏疏被交到礼部讨论。当时的礼部尚书胡濙看到其中“执掌礼仪教化的官员因为惧怕宦官王振而不敢多言”一语,认为这是在讥讽自己,勃然大怒,直接驳回了尚褫的建议,并将他调任丰城知县。后来,尚褫在丰城又被地方豪强诬陷入狱,虽不久获释,但仕途受挫。
尽管如此,他在丰城任职多年,政绩一直不错。到了明成化初年,在朝中大臣的推荐下,他被提拔为湖广佥事。其实,朝廷早有诏令,允许荆襄一带的流民就地落籍。然而,湖广都御史项忠无视诏令,强迫这些流民返乡,还催促十分急切,导致不少流民死于途中。尚褫看不过去,便上奏巡抚吴琛,请求立即停止这种做法。吴琛将此转告项忠,结果项忠大怒,反而以借口弹劾尚褫。
幸好朝廷明察,知道尚褫是为百姓着想,于是下令恢复原先的政策,允许流民就地落籍,不愿意的才遣返。尚褫在湖广任佥事长达十年,政绩良好,口碑颇佳。最终他年老告退,回到家乡,安然病逝。
这一生中,尚褫虽几度遭遇打击与陷害,但始终坚持直言敢谏、为民请命,留下了清正耿直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