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坐地铁就能遇见千年古迹?网友:是真的!
创始人
2025-10-10 18:05:32
0

有网友调侃:“在西安修地铁,最忙的不是施工队,而是考古队。”这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地下埋藏着周秦汉唐的辉煌记忆。

午间,西安地铁钟楼站换乘通道内,一处古井遗址前围满了参观的乘客。大家举着手机,争相拍照。镜头里,青砖围挡的“钟楼·拾光【古井】”展与上方现代照明灯交相辉映。

“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两口古井,大的始建于元代,小的为清代遗存。”西安地铁钟楼站值班站长乔佳奇一边引导乘客有序参观,一边耐心讲解。

玻璃展柜内,古井原貌清晰可见,一旁的展板简介了遗址历史。这种将文物就地保护展示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对古井遗址实物的还原保护,在展现西安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加强和促进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乔佳奇说。

如今,这样的“历史邂逅”在西安已成常态——随着地铁线路网络持续扩展,236座车站串联起的不仅是城市交通网,更是一幅流动的文化长卷。

在地铁青龙寺站,一面文物展示墙同样吸引着众多目光。从汉唐瓦当到明清瓷片,数十件标本整齐陈列,最显眼的唐代“白陶舞马”昂首挺立,波浪状马鬃与高抬的右前蹄,生动再现了《明皇杂录》中“舞马贺寿”的盛唐景象。“想了解文物故事,扫描展品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听详细介绍,也可以关注‘西安地铁’微信公众号的‘地铁文化’版块。”工作人员高晨介绍道。

钟楼站,“大秦腔”主题浮雕作品以深厚的非遗底蕴,成为连接古今艺术的桥梁;大差市站,“丝路遗韵”主题文化墙,通过唐代三彩马、三彩骆驼的造型艺术,突出了丝路繁荣的盛况;4号线车厢内,“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等与西安相关的古诗词则被印在手拉环上,乘客握住拉手的瞬间,便与千年诗意撞个满怀;50余座车站内设置的“西安地铁+西安故事”语音广播,成为市民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和出行接驳的“随身百科书”。

“每个车站都有展现西安历史的独特景致,这很有韵味,也为穿梭于地铁网络中的旅程增添了一抹亮色。”在地铁钟楼站,来自摩洛哥的长安大学留学生哈迪利对着站厅标识兴奋拍照,“西安的历史很吸引我,因为它是古都,是一座很棒的城市。”

将历史元素融入公共空间,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进百姓心里,在西安,城市“地下交通网”正逐步成为“文化探索线”。

作者:张丹华 王兆 高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1930年冬日的江西龙冈,一场改变历史的战役悄然打响,国军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擒获。 消息传到国民党...
这里的仿古瓷器年售100亿:谁... 很多收藏界的朋友们大概对瓷器造假都不陌生。虽然有人说瓷器没有真假之分,只有老旧新仿之别。那其实不管是...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走了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陈若茜 澎湃新闻获悉,知名古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7.8吨冷冻猪脚,从广西南宁出发,原本应该运往广东佛山,缘何“南辕北辙”千多公里...
陶瓷企业通过报关系统降低错误率... 一、陶瓷企业通过报关系统降低错误率? 确认软件是否内置海关常见退单原因库,并提供修正建议。 二、江西...
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逝...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10日晚间发布讣告,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先...
全省唯一!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睡... 人民网成都11月10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仲梓楠)近日,四川省首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颁奖典礼暨...
原创 诸... 现代的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布置七星灯阵法,...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汉堡王中国业务出售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11月10...
卡地亚EN ÉQUILIBRE... 监制:Hiro Liu 创意编辑:Cici Chen 撰文:66 美术指导:Dongjing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