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深化合作引发美方担忧:近期两大关键领域突破令特朗普政府坐立不安
最近两周,俄罗斯接连向中国送出两份厚礼,这两项战略合作直接戳中了美国政府的敏感神经:
第一份厚礼涉及军工核心技术。克里姆林宫高层近日正式确认,将向中国提供全球顶尖的战斗机发动机技术。要知道,俄罗斯军工有两大镇国之宝:一是傲视全球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特别是军用战机引擎),二是独步天下的核潜艇静音技术。如今第一项技术壁垒被打破,第二项技术的合作恐怕也为期不远。
第二份厚礼则聚焦能源领域。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最新透露,中俄已签署史无前例的能源合作协议。从种种迹象看,这次俄罗斯很可能给出了地板价优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诚意。
面对中俄战略协作不断深化,特别是俄罗斯对华技术输出的实质性突破,特朗普政府明显慌了阵脚。9月2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的专访中,罕见地大谈中美战略博弈。他试图给美国打气称: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美国仍握有重要筹码,我们掌握着多项中国必需的关键产品。
这番表态反而暴露了美方的底气不足。贝森特列举的中国依赖美国的三大类产品包括:
1. 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
2. 特种化学品和工程塑料
3. 高纯度硅材料
但现实情况是:在最重要的航空领域,俄罗斯的雪中送炭已大幅缓解中国对美依赖——俄制发动机的性能完全不逊于美国产品。至于其他两项,中国正在加速技术攻关,而且这些技术也并非美国独家垄断。相比之下,美国在稀土等战略资源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要严重得多。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策略近期出现了明显转向。回顾其执政初期,这位关税狂人曾单挑全球多国发动贸易战。但在中国等国的坚决反击下,美方始终未能得逞。今年8月以来,特朗普不得不调整策略:
一方面,他主动向欧盟、日韩等传统盟友伸出橄榄枝,通过关税让步换取这些国家配合对华施压。这实际上是在效仿拜登时期的盟友围堵策略。
另一方面,美方对华谈判态度发生微妙变化。特朗普近期频繁释放中美关系稳固的积极信号,迫切希望重启贸易磋商。其根本目的,是想通过达成阶段性协议,为这场持续已久的贸易战寻找体面收场的台阶。
当前的中美博弈格局已日趋明朗:手握核心技术突破和战略合作伙伴的中国稳坐钓鱼台,反倒是特朗普政府显得进退维谷。随着中俄等国的协同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在接下来的第五轮贸易谈判中将占据更有利位置。这场世纪博弈的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