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福建舰完成首次舰载机电磁弹射试验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全球军事圈引发热议。这艘国产航母的突破性进展,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军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外媒对此反应不一,既有将其誉为中国海军发展里程碑的积极评价,也不乏认为其仍难撼动美军优势的保守看法。
(歼-15T战机在福建舰甲板完成精准降落) 从技术参数来看,福建舰确实与美军最新型的福特级存在一定差距。澳大利亚安全专家萨姆·罗格文分析指出,福建舰全长316米,比福特级短21米;舰宽也窄2米,导致排水量相差约2万吨。采用常规动力系统的福建舰,其甲板布局因需设置烟道而略显局促,升降机配置也相对简单。 (两舰并排对比图清晰展现尺寸差异) 但令人惊喜的是,福建舰在多项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其电磁弹射系统经过充分验证,可靠性远超故障频出的福特级同类装备。一体化集成桅杆设计不仅提升了雷达探测能力,还大幅降低了舰体雷达反射面积,隐身性能显著优于仍在使用传统桅杆的福特号。这种隐身战舰的设计理念,让福建舰在现代海战中更具优势。 (福特号杂乱的桅杆结构明显影响隐身性能) 舰载机配置方面,福建舰展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目前已完成歼-35隐身战机、歼-15T电子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的适配工作,形成完整作战体系。相比之下,福特号至今未能部署F-35C战机,现役的F/A-18E/F战机也已略显老旧。虽然载机数量稍逊,但福建舰的航空联队质量毫不逊色。 (歼-35从福建舰甲板腾空而起的震撼瞬间) 关于动力系统的争议,需要结合战略需求来看。福建舰采用常规动力虽在续航力上不及核动力航母,但更符合中国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定位。这种务实选择既降低了维护难度,又节约了运营成本,与美军全球部署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 (福特号在挪威海域游弋的画面) 不可否认的是,福建舰已成为当今世界除美国外最强大的航母,其综合性能远超英、俄、印等国的主力航母。即便与美军现役航母相比,凭借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福建舰也足以跻身全球前三。有美国军事专家甚至认为,在实战能力上福建舰可与部分尼米兹级比肩,仅次于福特级。 (福建舰海试时劈波斩浪的雄姿) 更值得期待的是,作为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航母,福建舰展现出的技术突破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中国海军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未来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问世时,全球航母力量对比或将迎来新的变局。福建舰的成功,只是中国航母事业迈向深蓝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