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仅用十五个月就协助父亲李渊登上帝位,又经过四年征战平定天下。然而这位开国功臣很快就尝到了兔死狗烹的滋味。
早在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就显露出对李世民的防备之心。他先是安排长子李建成入主太子东宫,又在武德三年(620年)让四子李元吉住进太极宫内的武德殿。太极宫作为皇宫禁苑,是皇帝起居理政的核心区域。此时李世民虽战功赫赫,却只能住在承乾殿(后来他的长子取名李承乾,或许正是对此事的纪念)。这一系列动作明显是在向李世民传递一个信号:皇位与你无缘。
李渊的削藩计划步步为营。武德五年(622年),他以犒赏军功为名,在禁苑内为李世民新建了一座弘义宫。这座宫殿位置极为特殊,与皇帝寝宫仅一墙之隔,四周布满禁军把守。表面上是恩宠,实则是要将李世民置于严密监控之下。一旦入住,这位战功赫赫的秦王就会彻底失去兵权,成为笼中之鸟。不过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这座精心设计的金丝笼最终没能困住李世民。
父子矛盾在武德七年(624年)彻底激化。当李建成旧部杨文干起兵造反时,李渊在盛怒之下向李世民许下平叛后立为太子的承诺。然而叛乱平定后,这个诺言却成了空头支票。此后两年间,兄弟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从朝堂攻讦发展到投毒暗杀,最终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的玄武门之变中达到高潮。
那天清晨,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程知节等心腹在玄武门设伏。当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经过时,一场血腥厮杀就此展开。两位皇子当场毙命,他们的子嗣无论长幼尽数被诛,女眷则被没入后宫。三日后,面对提着太子首级前来护驾的尉迟恭,惊惧交加的李渊不得不下诏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宣布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
从此李渊被变相软禁在太极宫中,整日沉湎酒色。而李世民则以太子监国之名掌控朝政。同年八月初九,李渊被迫禅位,成为唐朝第一位太上皇。出于政治考量,新登基的李世民仍以东宫为办公场所——既怕父亲外出生事,又要避免弑父的骂名,这位通过政变上位的皇帝可谓如履薄冰。
转机出现在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突然想起那座曾经为自己准备的囚笼——弘义宫。经过简单改名(现称大安宫),这里成了安置太上皇的绝佳场所。随着李渊迁入大安宫,李世民终于名正言顺地入主太极宫,结束了持续三年的尴尬局面。这座曾经象征权力更迭的宫殿,最终见证了唐太宗时代的真正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