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众说纷纭的“陈寿仇蜀说“,陈寿有没有抹煞诸葛亮的功绩?
创始人
2025-10-08 17:02:53
0

《三国历史的不同解读:从司马彪到陈寿的史观之争》

在三国历史研究中,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对诸葛亮三顾茅庐的记载与主流说法大相径庭,其《战略》一书更是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热衷权术的形象。这部史书还包含对孔融的负面描写,以及对孙吴君臣关系的贬低,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史观立场。

以孙权与鲁肃应对曹操南征的记载为例,不同史书呈现了截然不同的画面。《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描绘了一幅君臣相知的温馨场景:当孙权得知曹操东进的消息后,与众将商议对策。在众人纷纷主张投降时,鲁肃沉默不语。孙权起身更衣时,鲁肃追至屋檐下,孙权立即明白其意,握住他的手询问。鲁肃直言众人之议会贻误大事,表明自己可以降曹,但孙权绝不能降。这段记载展现了二人心有灵犀的默契关系。

然而裴松之在注释中引用的《魏书》和《九州春秋》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版本:面对曹操大军压境,鲁肃用激将法劝说孙权,甚至以不如送家人到邺城否则将有大祸等言辞刺激孙权,导致孙权大怒欲斩之。鲁肃才转而建议联合刘备抗曹。孙盛在《吴书》及《江表传》中驳斥了这一说法,指出鲁肃初见孙权时就主张抗曹,不可能突然改变立场劝降。

这种对诸葛亮事迹的另类解读并非孤例,它反映了司马彪倾向于站在曹魏立场书写历史的倾向。这段史料源自曹魏官方史书《魏书》,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不言而喻。

关于陈寿的仇蜀说,历史上存在诸多争议。南宋萧常在《续后汉书》中提出,陈寿因父亲被诸葛亮处罚,自己又遭诸葛亮之子轻视,加之在蜀汉仕途不顺,故在《三国志》中贬低蜀汉君臣,将正统地位归于曹魏。周必大在为该书作序时也持此观点。元代黄溍更进一步认为,陈寿刻意淡化诸葛亮的功绩,特别是对司马懿的胜利,既为报私怨,也为避时讳。

现代学者李则芬也指出,《三国志·诸葛亮传》几乎抹去了所有奇谋功绩,只保留无法否认的战绩如斩王双、张郃等。这种观点影响深远,元代苏天爵、赵居信,明代赫瀛等都持类似看法。

然而,这种仇蜀说存在明显漏洞。首先,陈寿在蜀汉的仕途不顺是因为他不愿与宦官黄皓同流合污,这反而证明了他的忠诚。清代学者朱彝尊、王鸣盛等已指出,《晋书》中关于陈寿与诸葛亮父子恩怨的记载并不可靠。王鸣盛更直言《晋书》好引杂说,故多芜秽。

值得注意的是,为蜀汉正名的历史观要到东晋才兴起。当时面对权臣专权的局面,史学家开始反思政权合法性问题。如袁山松在《后汉书》中批评曹操因尧、舜而窃国,孙绰则严厉谴责谯周劝刘禅降魏的行为。这些观点都出现在陈寿去世之后,若以这些后出的标准来评判陈寿,未免有失公允。

实际上,陈寿的《三国志》在三国正统观的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他尽可能公正地对待三国各方,既不像后来东晋史家那样明确以蜀汉为正统,也不完全倒向曹魏。清代康发祥指出,裴松之的注虽然补充了不少史料,但仍不够全面,常璩的《华阳国志》就保留了许多未被引用的蜀汉史料。

综上所述,对陈寿仇蜀的指控多源于后世误解。作为身处魏晋之际的史学家,他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正统观念,我们应当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理解,而非以后世标准苛责前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孙全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联通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
尤文图斯与国米中场的交易风波:... 随着意大利足球联赛的深入,尤文图斯的转会动态再次成为焦点。最近,意大利媒体《全市场》报道称,尤文图斯...
前海港外援奥斯卡体检时一度失去... 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巴甲球队圣保罗发布官方公告,34岁的前上海海港外援奥斯卡在体检中被检查出心...
独行侠解雇哈里森!Shams:... 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独行侠队官方宣布解雇总经理尼科-哈里森。根据名记Shams的报道称,球队老...
170cm的陶艺少女:她往那儿...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女孩——她安静地站在人群里,你却忍不住一眼就注意到她。不是因为她刻意张扬...
《翱翔: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报告...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新书揭幕。 记者 梁萌 摄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柯昌万致辞。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原创 苏... 历史开讲:苏麻喇姑的传奇一生 有一句话曾经被一位名人说过:“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这...
艺术家偷偷在英国博物馆展出AI...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日报道,一位化名为马罗的艺术家将一幅人工智能(AI)...
“现在即永恒”艺术展亮相埃及金... ↑11月11日,在埃及吉萨金字塔景区,游客在“现在即永恒”国际艺术展上的一件艺术作品前自拍。 11...
世界名著《孽子》文学鉴赏 台北新公园的莲花池在夜色中泛着幽幽水光,池畔晃动的身影如同水面上破碎的倒影。那些被家庭抛弃、被社会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