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李自成的传奇人生】
1606年秋,在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的一户贫苦农家,一个名叫李鸿基的男孩呱呱坠地。这个乳名黄来儿的孩子,就是日后震动天下的李自成。年幼时他给地主放过羊,后来在银川驿站当过差役。虽然6岁那年有幸进私塾念书,但贫寒的家境迫使他最终投身边防,从普通士兵一路升任把总。
当时的大明王朝已显颓势,西北延绥、甘肃、宁夏等边防重镇连续三年发不出军饷,士兵们怨声载道。1629年,李自成所在的甘肃镇奉命东调。在群情激愤中,众人推举李自成为首揭竿而起,投奔了王左挂的农民军。面对朝廷大军的围剿,王左挂选择投降,但李自成却带着七百精骑渡过黄河,成为山西境内三十六营义军中的八队闯将。
1634年夏天,李自成与张献忠的部队在陕南兴安(今安康)遭遇险境,被明军围困在车厢峡绝谷。他们假意投降,用重金贿赂总督陈奇瑜得以脱身,随即反戈一击,震动陕西。次年正月,十三路义军首领在荥阳会盟,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所向战略获得一致通过。会后联军兵分五路,李自成与高迎祥、张献忠率主力东进,一举攻破明中都凤阳,焚毁朱元璋的皇陵,给崇祯朝廷以沉重打击。
1637年潼关南原一役,李自成遭遇惨败,仅率十余骑突围,隐伏商洛山中。这位草莽英雄并未气馁,反而潜心研读兵书,重整旗鼓。两年后趁张献忠再举义旗之机,他率部出山,在河南西部迅速发展至数十万之众。他采纳谋士建议,提出均田免粮等深得民心的政策,并重用知识分子,逐渐在政治军事上占据主动。
1640年冬,李自成攻陷洛阳,处决福王朱常洵,开仓济贫。在随后与明军的决战中,他巧用围城打援战术,于朱仙镇大破二十万明军。当明军掘开黄河堤坝水淹义军时,李自成果断转战襄阳,建立政权。1644年初,他改西安为西京,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后明朝崇祯帝自缢,延续276年的明王朝就此覆灭。
然而好景不长,1645年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在湖北、江西接连受挫。同年7月,这位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在湖北通山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年仅39岁便结束了传奇一生。从放羊娃到推翻王朝的起义领袖,李自成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在明末乱世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