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酒泉9月22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见习记者罗赟鹏)9月20日,世行贷款甘肃文化传承创新项目敦煌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建成揭牌仪式在甘肃敦煌举行。该中心是集文物监测保护、考古研究、文化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基地,旨在立体展示千年丝路邮驿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悬泉置是中国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邮驿机构,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该遗址共出土文物约7万件,其中简牍3.5万枚,为研究中国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提供了珍贵资料。2014年,悬泉置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其中使用世界银行贷款1.21亿元,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6月全面完工。建成展示中心、游客中心、内部展示道路和各类配套设施,并综合运用裸眼3D、云端互动等高新技术,通过遗址探方、丝路传驿、悬泉岁月、交融互鉴四个主题,为游客揭开悬泉置遗址的神秘面纱,让沉睡千年的简牍与邮驿文化真正“活”起来。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效推动敦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其作为中西文明交流地标的重要地位。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满足大众对悬泉置的旅游参观需求,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再添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