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悲情人生】
在烽火连天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白起、王翦与赵国李牧、廉颇并称四大名将。其中被誉为战神的白起战功最为显赫,却也是四人中结局最凄惨的一位。这位所向披靡的将军没有马革裹尸,反而被自己效忠的君王赐死,临终前那句悲叹至今令人动容。
【从军中小将到一代战神】
白起的军事生涯始于秦惠文王时期,当时他还只是个左庶长。这个聪慧过人的年轻将领不仅善于谋略,更以宽厚待人著称。到秦昭襄王时代,他在伊阙之战中歼灭二十四万敌军,从此声名远播。此后无论是鄢郢之战、华阳之战,还是震惊天下的长平之战,白起指挥的战役从未败北,累计歼敌超过百万。当时六国军队只要听闻白起之名,往往未战先怯,战神的威名就这样传遍天下。
【功臣陨落的转折点】
长平之战后,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随即上书请求乘胜攻取邯郸。但丞相范雎担心白起功高震主,便以休养生息为由劝说秦王退兵。当赵国背弃割地求和的承诺后,暴怒的秦王再次命白起出征。然而洞察战局的白起深知此时赵国已全民皆兵,胜算渺茫,便称病推辞。在秦军接连受挫后,范雎趁机进谗言,最终导致白起被赐死。
【千古悲叹的最后一刻】
这位为秦国开疆拓土的功臣,临终前百感交集。他既不甘心因拒战而获罪,又对坑杀降卒的行为深感愧疚,最终留下我坑赵降卒,固当死的千古遗言,引剑自刎。
【后世的铭记与历史的评判】
白起死后,百姓自发为其立庙祭祀。而陷害他的范雎也未能善终,最终因牵连谋反案被罢相,郁郁而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也难逃政治漩涡的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