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字景升,是东汉末年割据荆州的诸侯。他手下有七位骁勇善战的猛将,这些将领后来分别投奔了不同的势力。其中曹操和刘备各得三人,孙权仅得一人。有趣的是,归顺孙权的正是七将中最勇猛的一位。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荆州地处要冲,物产丰饶,人口稠密,自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作为荆州牧的刘表,虽然掌控着荆襄九郡的广袤土地,却缺乏雄心壮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地盘,不愿参与诸侯间的纷争。
诸葛亮曾向刘备进言夺取荆州,认为其主不能守。可见在时人眼中,刘表确实难堪大任。可惜刘备念及同宗之情,错失良机。与此同时,曹操在北方先后平定黄巾余部、吕布、袁氏兄弟等割据势力,一统中原。
志得意满的曹操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方。他积极整军备战,准备南征。就在此时,年迈的刘表病入膏肓。临终前,其亲信蔡瑁等人违背他的意愿,废长立幼,拥立幼子刘琮继位。
懦弱的刘琮见曹操势大,竟不战而降。他亲自前往曹营献上荆州印绶,麾下七员大将顿时群龙无首。这些将领后来各奔前程,在三国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们分别是:老当益壮的黄忠、善守能战的霍峻、忠义双全文聘、水军统领张允、权臣蔡瑁、锦帆贼甘宁以及智勇双全的魏延。
魏延堪称蜀汉的军事奇才,虽未入列五虎上将,但其战功丝毫不逊色。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若能实施,很可能改变三国格局。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错失良机。
霍峻原为刘表部将,后转投刘备。在守卫葭萌城时,仅率数百士卒就挡住刘璋十万大军长达一年,最后反败为胜。刘备对其极为器重,委以镇守西南的重任。
老将黄忠年近七旬仍能阵斩夏侯渊,为蜀汉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刘备特封其为后将军,镇守西北边境。
文聘在刘琮投降后一度避而不见曹操。当被问及时,他坦言愧对旧主。这番赤诚之言反而打动了曹操,继续委以江夏防务。文聘不负所托,多次阻击关羽,成为曹魏南线的重要屏障。
蔡瑁作为刘表妻弟,一手促成刘琮继位。后又劝刘琮降曹,他与张允因精通水战,继续统领水军。但史书对其结局记载不详。
甘宁早年怀才不遇,投奔孙权后大放异彩。他擅长夜战,铃铛声令敌军闻风丧胆。在赤壁、夷陵等战役中屡建奇功,深得孙权信任,与张辽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