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魏的众多将领中,总有那么几位对关羽、张飞兄弟的威名心存不服。虽然关张二人的武勇早已名震天下,但总有人不愿承认他们的实力。这些不服气的将领表现各不相同:有的自认能与之抗衡,有的则是嘴上逞强但实际畏缩。
以虎痴著称的许褚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位曾与吕布交锋、与马超大战两百回合不分胜负的猛将,却对张飞颇为轻视。汉中之战时,他主动请缨迎战张飞,结果在夜间遭遇战中,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落马负伤。虽然有人以醉酒为由为他开脱,但能在醉酒状态下仍能执行押运任务,说明他当时意识清醒。这场较量充分证明,许褚与张飞确实存在实力差距。
张郃的表现则更为狂妄。他曾在阵前大放厥词,将张飞比作小儿,甚至需要曹洪强迫他立下军令状才敢出战。然而这位在潼关之战中二十回合败于马超、三十回合不敌赵云的将领,面对张飞时却遭遇惨败,最终只能弃马爬山逃命,导致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惨败让曹洪震怒不已,也彻底暴露了张郃的虚张声势。
相比之下,夏侯惇的态度则更为复杂。他与关羽有过多次交锋,从千里走单骑时的追击,到后来十回合的正面较量,都显示出他过人的胆识。值得注意的是,夏侯惇不仅能与吕布正面交锋,还能在关羽手下全身而退,这份战绩确实非同寻常。
这些战例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何许褚能与马超大战两百回合,却在张飞面前速败?为何张郃面对马超、赵云时迅速败退,却能和张飞周旋更久?这其实反映了武将实力的动态性——状态、环境、对手特点都会影响战果。关羽在巅峰期所向披靡,晚年却难敌庞德;许褚在曹操身边时战力超群,单独作战时却表现平平;张郃因军令状的压力不得不硬撑,否则可能早就逃之夭夭。
综合来看,夏侯惇堪称曹魏阵营中真正的顶尖高手,毕竟他能与吕布正面交锋而不败。许褚虽然勇猛,但状态起伏较大。至于张郃,则更多是虚张声势之辈。可以说,在曹魏阵营中,真正能与关张抗衡的,恐怕只有夏侯惇和许褚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