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军的革命征程与一场巧妙伏击
1928年底,彭德怀与滕代远率领红五军在湘赣边界地区展开游击战,同时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这一举措迅速赢得了贫苦农民的支持,帮助红军建立了多个稳固的根据地。然而,随着局势变化,彭德怀和滕代远决定在次年春天率部重返井冈山,继续扩大革命力量。
然而,当地的反动势力并不甘心让红军顺利回归。以土匪头子李世廉和民团首领萧家璧为首的敌人,千方百计阻挠红五军的行动。尤其是萧家璧,曾在红军撤离时大肆屠杀革命干部和无辜百姓,犯下累累血债。红五军将士们对他恨之入骨,决心为牺牲的乡亲们讨回公道。
彭德怀虽然性格豪爽,但作战时却极为谨慎。面对敌人的阻挠,他并未贸然强攻,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套战术。他命令贺国中率领第八大队充当诱饵,引诱敌人出击;同时安排黄龙带领第十二大队暗中埋伏,伺机端掉敌人的老巢。彭德怀自己则亲率主力部队,准备在敌人被引出后实施伏击。这一计划环环相扣,展现了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才能。
次日清晨,贺国中按照计划行动。他故意让部队暴露行踪,制造动静吸引敌人注意。起初,敌人有所怀疑,但看到红军“慌乱撤退”后,贪功心切,纷纷追击。贺国中又命令士兵沿途丢弃粮草和少量财物,进一步刺激敌人的贪欲。萧家璧和李世廉见状,果然亲自率兵追赶。就在敌人紧追不舍时,黄龙的第十二大队突然杀出,一举攻占了萧家璧设在黄垇的据点。
与此同时,红五军主力部队迅速合围,将敌人困在伏击圈内。萧家璧和李世廉这才发觉中计,慌忙下令撤退,却发现老巢已被红军占领。两人见大势已去,只得丢下部队,狼狈逃窜。
战斗结束后,红五军在黄垇顺利会师。按照以往经验,敌人的巢穴里通常会藏有金银财宝,这对物资匮乏的红军来说极为重要。然而,战士们搜遍整个据点,只找到一些武器弹药,并未发现任何贵重物品。大家不免失望,猜测敌人可能早有防备,提前转移了财物。
就在部队准备撤离时,一位衣衫破旧的老汉急匆匆赶来,对红军战士喊道:“别走!我知道他们把金银财宝藏在哪里!”虽然半信半疑,战士们还是决定跟着老汉一探究竟。老汉对地形十分熟悉,带着红军绕过几条隐蔽的小路,来到一堵看似普通的土墙前。他指着墙说:“东西就藏在这后面!”
几名战士立刻上前,合力推倒土墙,果然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名战士爬进去探查,很快抓出一把银圆,兴奋地喊道:“找到了!里面全是宝贝!”洞中堆满了银圆,足足装了三担,还有大量金元宝和金叶子,总重量超过40斤。这对当时缺钱少粮的红五军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一位红军干部激动地握住老汉的手,问道:“大叔,您是怎么知道这儿的?”老汉笑着回答:“这墙是我砌的!当初李世廉抓我来干活,我看他鬼鬼祟祟的,就知道有猫腻!”有战士好奇地问:“他们没杀您灭口吗?”老汉得意地说:“我趁他们不注意溜走了,在山里躲了好几天,他们没抓到我!”战士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大叔,您真是机智,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帮了我们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