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1937年10月12日,南方各省坚持游击战的红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这支英雄部队与陕北的八路军一样,都是我党在八年抗战中领导的重要抗日武装。
说到八路军,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这支部队汇聚了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总指挥是红军之父朱德总司令,副总指挥是威震敌胆的彭德怀大将军。115师由红军之鹰林彪统领,129师师长是军神刘伯承,而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贺龙则执掌120师。这些将领不仅是卓越的军事家,更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缔造者。 新四军虽由游击队改编而来,却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在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们坚守南方三年游击战,铸就了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1937年组建时,有九位杰出将领担纲领导重任。 首任军长叶挺将军声名远播,他率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赢得铁军美誉。毛主席曾评价:我军历史要从叶挺独立团说起。张云逸参谋长是位全能型将领,既擅长军事指挥又精于组织工作,曾参与领导百色起义。皖南事变后,他协助陈毅重建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又负责后勤建设。 副参谋长周子昆是位实战经验丰富的战将,同时兼任教导总队总队长,负责全军战术训练。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是军中著名的儒将,皖南事变后临危受命,将新四军从万余人的规模发展壮大到九万人。 第二支队副司令粟裕当时虽职位不高,却是最具潜力的将领。经过战火淬炼,他后来担任第一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与陈毅搭档,成为华东战场的中流砥柱。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是鄂豫皖游击战的主要领导人,可惜在1939年蒙冤遇害,直到1977年才得以平反。 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位将领抗战初期职务不高,但经过战火洗礼,都成长为华东战场上的三只猛虎,成为陈毅司令员最倚重的战将。提到解放战争的骁勇善战之将,这三位是绕不开的话题。除军事将领外,新四军还有五位杰出的政工干部: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以及谭震林、张鼎丞两位支队领导。他们为新四军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