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警惕啊!荀子两千多年前说的乱世四大特征,今天又冒出了一些苗头
创始人
2025-10-06 10:01:53
0

战国晚期,荀子在《乐论》中写下"乱世之征":

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现象又开始隐隐浮现。

赵国青年荀况的忧思

公元前298年,燕国大军压境,赵国首都邯郸城内,一个15岁的青年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烽火。

城中百姓惊慌失措,贵族们忙着转移财产,商贾趁机囤积居奇。

这个青年名叫荀况。

战火连天的年代,荀况目睹了太多。

贵族子弟穿着奇装异服,男子打扮得像女人一样精致。

市井之中,奢靡之风盛行,人们追逐财富,道德沦丧。

荀况心中升起深深的忧虑。

公元前284年,34岁的荀况离开赵国,前往齐国稷下学宫。

那里汇聚着天下最顶尖的学者。

孟子、淳于髡、慎到、田骈......各家争鸣,百花齐放。

稷下学宫里,荀况遇到了一位老者。

老者指着学宫外的街市说:"你看那些人,服装奇异,举止轻浮,沉迷享乐,唯利是图。这就是乱世的征象。"

荀况恍然大悟。

他开始仔细观察社会现象,街上的年轻人穿着色彩繁杂的服装,男子化妆打扮如女子,社会风俗日渐淫靡。

人们心中只有利益,行为混杂无章。音乐变得奇异险怪,文章追求华丽而隐晦。

活着的人无节制地享受,死去的人葬礼却极其简陋。

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都在践踏礼义,推崇暴力,贫穷的人成了盗贼,富有的人反而成了更大的祸害。

荀况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写在《乐论》篇中:

"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公元前238年,76岁的荀况在兰陵去世。

临终前,他望着窗外,喃喃自语:"后世之人,当记住这些话。"

四大征象的深层解析

战国末年的邯郸城中,一个细节让荀况印象深刻。

那天,他看见一个贵族青年走过街市。

这个青年穿着色彩繁杂的丝绸服装,腰间系着精美的带饰,脸上涂脂抹粉,眉目间透着女性化的妩媚。

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有人叹息,有人嘲笑。

荀况心中一震。这正是"其服组,其容妇"的典型表现。

服装失去了原有的庄重和礼制意义,男女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第一个征象:道德伦理的颠倒。

在稷下学宫的辩论会上,一个年轻的游士大声宣扬:"礼义算什么?能当饭吃吗?能保命吗?只有武力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台下掌声雷动。

荀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社会开始"贱礼义而贵勇力",传统的文明秩序受到冲击,暴力成了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

第二个征象:生活方式的失度。

在齐国临淄,荀况见过最奢华的宴会。

贵族们山珍海味,酒池肉林,彻夜狂欢。仆人们忙前忙后,一顿饭的花费够普通百姓生活一年。

可是当荀况参加一个贵族的葬礼时,却发现现场简陋至极。

死者草草埋葬,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

活着时无节制地挥霍,死后却吝啬得连基本的丧礼都省略。

这种生死观念的扭曲,反映出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

第三个征象:社会风气的堕落。

荀况在街头看到,传统的婚丧嫁娶仪式被简化,民风日渐放纵。

"其俗淫"不仅指行为放纵,更指整个社会风俗的变质。

音乐也变了,原本庄重典雅的雅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其声乐险"的奇异音调,刺激感官,却失去了教化人心的功能。

第四个征象: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

在邯郸的市集上,荀况听到一个商人对儿子说:

"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利益最重要。道德、情义都是虚的。"

"其志利"成了时代的标签。

更可怕的是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

"贫则为盗,富则为贼"——穷人因为生存压力走向犯罪,富人因为贪欲无度成为更大的社会毒瘤。

这四个征象相互关联,形成恶性循环。

道德沦丧导致生活失度,社会风气败坏加剧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最终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现代社会的相似表现

如今一些人为了流量,在公共场所做出各种哗众取宠的行为,服装奇异,举止夸张,言辞激烈,数百万人点赞转发。

这个场景,让人想起荀况记录的"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

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层面,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一个网友因为发表不同意见,遭到成千上万人的围攻谩骂。

"键盘侠"们躲在屏幕后面,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人。

这种"贵勇力"的表现,只是从肢体暴力转变为语言暴力。

2022年春节期间,某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大量炫富内容。

豪车、名包、珠宝......创作者们比拼着展示财富。

评论区里,年轻人羡慕不已,有人说:"只要能赚到钱,什么都可以做。"

这种现象背后,是"其志利"价值观的现代版本。

生活方式层面的表现更加明显。

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双11购物节,某平台24小时成交额超过5000亿元。

人们疯狂购买并不需要的商品,追求即时满足,资金透支。

"其养生无度"的现代表现,不再是山珍海味,而是无节制的消费欲望。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

春节期间,很多年轻人对传统习俗漠不关心,对长辈缺乏基本的尊重。

一些地方的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传统节日被商业化包装得面目全非。

社会风气层面的变化同样明显。

某短视频平台的数据显示,低俗内容的播放量远超正能量内容。一些博主为了吸引眼球,突破道德底线,传播不良信息。

这种"其俗淫"的现象,通过网络媒体放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

社交媒体上的攀比成风。朋友圈里,人们展示着精心包装的生活,却隐藏着真实的困扰和焦虑。

虚假的"完美生活"成为标配,诚实反而变得可笑。

价值取向层面的问题最为严重。

2023年,某知名企业的财务造假案曝光,涉案金额达数百亿元。

企业高管为了业绩和股价,不惜铤而走险,损害投资者利益。

这正是"富则为贼"的现代版本。

一些网络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往往来自经济困难地区,受教育程度不高。

生存压力和对财富的渴望,驱使他们走向犯罪道路。

"贫则为盗"的现象,在信息时代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诚信危机在各个领域蔓延。食品安全问题、学术不端、虚假宣传......

利益面前,一些人抛弃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愈发突出。

为了快速获利,一些企业牺牲产品质量,破坏环境,透支未来。

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表面繁荣背后隐藏着深层的价值观混乱。

正如荀况所观察到的,当一个社会开始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精神追求,重视个人利益而轻视公共责任时,乱象就会出现。

古老智慧的现代启示

公元前255年,荀况在兰陵担任县令,上任第一天就遇到棘手问题——盗贼猖獗,商贾互相倾轧,民风败坏。

荀况没有急于用重刑,他重新制定礼仪规范,建立学堂教授《诗》《书》《礼》《乐》。

一年后,兰陵成为治安良好之地。

荀况的治理经验验证了核心思想:单纯惩罚无法根治乱象,只有重建价值体系,才能长治久安。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蕴含着礼治和法治双重治理思路,强调"礼法并施"、"礼"优于"法"的理论内涵。

现代社会治理可以从中汲取营养。

面对道德伦理颠倒,需要重建价值共识。

教育体系应培养学生道德品格和社会责任感,不能流于形式。

面对生活方式失度,需要提倡理性消费。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消费行为,媒体平台对低俗内容加强监管。

面对利益至上价值取向,需要完善法治体系。

加大违法成本,建立全社会信用记录,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追求利润。

荀子主张以"礼"为核心重建社会秩序,认为社会治理手段上要坚持隆礼重法。

当网络充满戾气,年轻人只追求财富时,社会就需要警醒。

两千多年过去,人性弱点和社会规律没有改变。

我们需要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对传统智慧的敬重,在追求个人发展时不忘社会责任。

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让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信息:
荀子论乱世之征·简书·2023年
乐论篇·《荀子》·中国荀子网·2023年
荀子·乐论·古诗文网·2023年
《荀子·乐论》·国学荟·2023年
荀子重建社会秩序之主张·人民论坛网·2015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厂陶瓷内衬弯头 这是(1760799791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电厂陶瓷内衬弯头 陶瓷内衬弯头是一种在电...
景德镇和凤龙瓷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和凤龙瓷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报发,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司马懿竟然大难不死,原来是周瑜连夜托梦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的事...
原创 木... 在明朝的历史中,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生平和个性常常令人哭笑不得。他不仅偶尔亲自涉足...
专访|中国游客“已成为塞尔维亚...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1月13日电 专访|中国游客“已成为塞尔维亚旅游业重要支柱之一”——访塞国家旅...
南昌高新区启韵雅堂茶叶销售店(...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昌高新区启韵雅堂茶叶销售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璇,注册资本5...
喝茶能刮油?可能真没啥用! 好多人在饭局上都主打一个尽兴 火锅、烧烤、红烧肉…… (图片由AI生成) 吃够! 不过连约几顿饭 ...
景德镇昌江星皓轩陶瓷工作室(个...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昌江星皓轩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声奴,注册资本1...
浮梁县启恒陶瓷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启恒陶瓷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廖振,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经...
西宁城西区原副区长于媛媛被通报... 11月13日,据青海省纪委监委消息,当天,青海省纪委监委通报了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