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在落凤坡之战中不幸身亡,而庞统幸存下来,蜀汉的历史走向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上,诸葛亮主导的五次北伐虽然展现了蜀汉的军事决心,但也因消耗国力而备受争议。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伐并未导致蜀汉经济崩溃,反而在民间形成了对诸葛亮的深厚敬仰,甚至将汉昭烈庙改为武侯祠,足见其影响力。若庞统接替诸葛亮的位置,蜀汉的战略可能会截然不同。
庞统曾主张放弃荆州,集中力量经营益州,再图北伐。这一策略若能实施,或许能避免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败的悲剧,从而保全蜀汉的精锐兵力。庞统还可能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直取长安,进而威胁中原。然而,荆州作为富庶之地,对蜀汉至关重要,刘备及其荆州派系的核心成员不太可能轻易放弃。即便庞统主张收缩防线,现实政治和地理因素也会让这一计划难以实现。此外,曹魏已统一北方,实力雄厚,蜀汉仅靠益州一地,想要问鼎中原难度极大。
庞统的治国能力与诸葛亮相比可能稍逊一筹。诸葛亮以其全面的政治、军事才能稳定蜀汉,而庞统更偏向于战略谋划。若由庞统主政,蜀汉可能面临内政不稳的挑战,尤其是在平定叛乱、联合东吴和防御曹魏的多重压力下。诸葛亮花费近十年才稳固蜀汉,庞统能否在同样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存在很大疑问。此外,司马懿和曹真等曹魏名将并非易与之辈,庞统若贸然进攻,可能会加速蜀汉的衰亡。
另一方面,庞统若在世,蜀汉的人才储备可能更加充足。庞德公等荆州世家能为蜀汉输送更多人才,而关羽镇守荆州时若能获得更多支持,东吴的偷袭或许不会如此致命。若荆州内部团结,即便遭遇吕蒙偷袭,关羽也可能及时回援,避免历史上的惨败。若法正也能长寿,与庞统共同辅佐刘备,蜀汉或许能在曹操迁都后抓住机会,联合东吴或单独北伐,将战线推进至黄河一带。然而,即便如此,蜀汉能否彻底击败曹魏仍存疑,更可能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
如果庞统主导的蜀汉能够迅速击败东吴,或许能形成类似南宋的格局,南北朝的历史可能提前上演。若司马家族最终篡夺曹魏政权,蜀汉在南方偏安一隅,北方则陷入混乱,五胡之乱或许会给蜀汉提供北伐的机会。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庞统能够有效治理蜀汉并协调各方关系的基础上,而历史无法假设,庞统的真实能力与诸葛亮的差距可能决定了蜀汉难以复制诸葛亮的成就。因此,即便庞统幸存,三国鼎立的局面或许仍会延续,只是具体进程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