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重臣长孙无忌为什么没能斗得过武则天?
创始人
2025-10-05 13:04:52
0

唐朝高宗皇帝李治登基之初,朝政大权实际上被国舅长孙无忌牢牢掌控。这位开国元勋的权势之盛,甚至一度达到了可以凌驾于天子之上的程度。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这位权倾朝野的重臣最终却在与武则天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不仅失去了权势,更赔上了性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长孙无忌斗不过武则天呢?这需要从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说起。

1、李治的太子之路

唐太宗在位初期,太子之位本由嫡长子李承乾担任。然而由于唐朝开国时玄武门之变的影响,嫡长子继承制在唐初已经名存实亡。李承乾虽贵为太子,却无法阻止其他皇子对储位的觊觎。贞观十七年(643年),在各方压力下,李承乾铤而走险发动政变,结果失败被废。按照常理,才华横溢的魏王李泰作为嫡次子理应成为新太子。然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却出人意料地推举了晋王李治。

这三位皇子都是长孙皇后所生,同为长孙无忌的外甥。但李治与李泰性格迥异:李泰精明强干,颇具政治手腕;而李治性格温和,处事优柔。长孙无忌正是看中了李治的软弱性格,认为其继位后自己必能成为辅政重臣,独揽大权。唐太宗也担心强势的李泰继位后可能残害其他皇子,最终采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就这样,李治意外地捡漏成为了太子。

2、高阳公主谋反案

李世民驾崩后,李治继位为唐高宗。新登基的皇帝本希望长孙无忌能像称职的管家一样,既处理好朝政又不威胁皇权。然而长孙无忌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一心想要成为掌控朝政的权臣。李治的登基引起了不少宗室的不满,其中以吴王李恪、高阳公主等人最为突出。高阳公主甚至联合荆王李元景密谋废立,意图推翻李治。

长孙无忌抓住这个机会,以查处谋反为名,不仅处死了荆王和高阳公主,还借机铲除了包括李恪在内的一批政敌。这就是著名的高阳公主案。此案牵连甚广,许多无辜者也惨遭毒手。长孙无忌此举表面上是维护皇权,实则是借机清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势。唐高宗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打破朝堂平衡的行为,实际上是对皇权的严重威胁。

3、长孙无忌的覆灭

长孙无忌的败亡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说其偶然,是因为直接导火索是与武则天的冲突;说其必然,则是因为他与日渐成熟的唐高宗之间迟早会爆发权力之争。即便没有武则天,这对君臣的矛盾也难以调和。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武则天)为后。为获得朝臣支持,高宗特意赏赐长孙无忌大量珍宝,希望他能带头拥护。这本是与长孙无忌利益无涉之事,但他却执意反对,由此与武则天结下仇怨。虽然次年武则天仍被立为皇后,但这段过节埋下了祸根。

显庆四年(659年),羽翼已丰的武后指使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在高宗的默许下,这位权倾一时的国舅先被流放,后被迫自尽。多年后,唐高宗为其平反,但已无法改变长孙无忌败于武则天之手的历史事实。

4、历史启示

这段权力博弈展现了唐朝初期复杂的政治生态。长孙无忌的失败,既源于对权力无止境的贪恋,也因其低估了武则天这个非凡女性的政治智慧。而唐高宗在这场斗争中展现出的隐忍与决断,也证明他并非如表面那般软弱无能。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任何权臣的权势都如空中楼阁,终究敌不过皇权的雷霆之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公元1398年,时间回到中国南京。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及明朝的创立者,正在为自己的陵墓挑...
原创 当... 在南宋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远闪耀,那就是岳飞。他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深受人民...
原创 隋... 王维在他的诗作中,极力赞扬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忘死的年轻将领。在他的一句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
原创 武... 武则天,一位传奇的女性,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李唐王朝手中夺取了江山,成为一代女皇,武则...
原创 如... 前言 在三国的纷乱时代,张辽和孙策都是备受瞩目的英勇将领,二人如果发生单挑,胜负成为了一个引人好奇的...
原创 聂...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桥牌高手,并且为中国桥牌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
原创 赵... 文丑原本是袁绍手下的猛将之一,与颜良并列,是袁绍军中的顶尖勇将。两人因其勇猛的战斗力而声名显赫,被誉...
原创 如... 王选,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但她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她并非生于动荡的战乱时期,也没有直接...
浙江瑞安“荒野求生”挑战赛被曝...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捡木柴搭建庇护所、钻木取火、抓蚱蜢充饥……近期,国内几档荒野求生挑战赛频频冲上...
鲁比奥讥讽欧洲:要你们教美国做...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最近因为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指责。据英国路透社、美国《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