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璋为什么不听谋士的劝告非要迎刘备入川呢?
创始人
2025-10-05 08:31:18
0

刘璋为何执意不听谋臣谏言,非要引刘备入蜀呢?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误判和性格缺陷。当时天下局势已明,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后,东吴势力如日中天,早就对富庶的蜀地虎视眈眈。益州群臣更是人心思变,那些怀才不遇的将领谋士们,都在暗中物色新主。毕竟在刘璋这个优柔寡断的主公手下,注定难成大事。只有投奔像刘备这样的雄主,才能在青史上留下姓名。刘璋性格懦弱,既不能驾驭麾下能臣,更无法识破他们的二心,导致这些本该为他效力的臣子,反而成了引狼入室的帮凶。

最令人费解的是,刘璋对双方军力对比存在严重误判。他固执地认为,刘备区区两万兵马,绝无可能吞并他坐拥十万大军的益州。作为防守一方,他本可凭借地利优势,只要切断刘备的粮道补给,就能迫使对方退兵。但他完全忽略了内部瓦解的危险。当刘备偷袭白水关得手,收编高沛、杨怀部众后,战局急转直下。在法正、孟达这些带路党的指引下,刘备大军势如破竹攻占绵竹。更致命的是,东州派的李严、吴懿等将领临阵倒戈,导致刘璋的十万大军瞬间折损过半。待严颜在巴西被张飞击败后,刘璋仅剩三万残兵,而刘备与诸葛亮会师后兵力已达八万之众。最讽刺的是,马超率两万援军前来,却直接投向了刘备阵营,彻底击垮了成都守军的斗志。

刘备的成功在于他深谙攻心为上的战略。他早就在刘璋身边安插了眼线,这种内部渗透比正面进攻更为致命。可悲的是,刘璋对此浑然不觉。这位益州牧既不研读兵书,也不关心天下大势。诸葛亮的《隆中对》早已传遍天下,明确提出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必然会执行这一计划。刘璋却对此毫无警觉,在众臣苦谏之下仍执意引狼入室。

细究刘备的发家史就能发现端倪:早年他就曾图谋徐州,因实力不济才被迫放弃;后来在荆州也是处心积虑,甚至涉嫌害死刘琦。这次入蜀,他打着同宗相助的旗号,实则包藏祸心。刘氏宗亲接连遭殃:刘表蹊跷而亡,刘琦离奇去世,如今又轮到刘璋被逐出益州。

说到底,刘璋的失败源于其无能。连张鲁这样的割据势力都能随意欺凌他。当时曹操正厉兵秣马准备先取汉中,再图西川。以曹操扫灭袁绍、生擒吕布、平定西凉的赫赫战功,天下能与之抗衡者唯孙权、刘备二人。面对如此局势,刘璋选择看似仁厚的刘备而非强横的曹操,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刘备素有仁德之名,这对优柔寡断的刘璋而言,确实是个极具迷惑性的选择。但历史证明,这恰恰是他最致命的误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企业办公室字画傅继英书法“雄才... 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傅继英老师不仅是书法艺术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心怀大爱、践行公益的先行者。多年来...
原创 朱... 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生共育有26个儿子。然而,尽管他有这么多子嗣,他始终只宠爱自己的大儿子...
原创 范... 范蠡和勾践之间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其中隐藏的深刻智慧让人深思。范蠡是如何洞察到勾践的性格...
原创 中... 前言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提出“台海冲突即日本存亡危机”的言论,迅速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中...
“什么自割咽喉?西班牙就要做中... 【文/观察者网 齐倩】 从马德里到成都、北京,两大文明古国跨越欧亚大陆的握手,正为一个多极化世界该...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是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绝世美人。她们的美貌常常被赞誉为...
原创 倘... 康熙皇帝常说,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这种智慧的运用,也许正是他能够长期稳坐皇帝宝座的原因之一。康熙在...
原创 山...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开始进攻山东。随着侵略的推进,山东地区接连爆发了抗日起义,人民纷纷组织起...
股市必读:萃华珠宝(00273...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萃华珠宝(002731)报收于15.51元,上涨2.78%,换手率7...
原创 陶... 《——·前言·——》 陶谦在临终时,将三员猛将交给刘备,原本这应该是他稳固徐州的有力保障,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