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消灭日军一个联队有多难?李天霞胡琏和施中诚联手,居然未竟全功
创始人
2025-10-03 14:32:07
0

1945 年 5 月的湘西雪峰山区,云雾缭绕的山谷间正上演着抗战末期最激烈的山地围歼战。当杨伯涛指挥的第 11 师以每小时 80 华里的速度疾驰在山道上时,这支美械劲旅不会想到,他们即将在马颈坳隘口与日军第 109 联队展开一场决定湘西战局的生死较量。这场战斗不仅是中美联合装备下中国军队的战力展示,更成为日军在湘西会战中由攻转守的关键转折点。

战前态势:王耀武 "后退决战" 诱敌深入

1945 年 4 月的湘西,日军第 20 军司令坂西一良为打通湘黔公路、威胁重庆,集结第 116 师团等部 8 万兵力发动进攻。中国第四方面军司令王耀武面对 20 万对 8 万的兵力优势,却依然沿用 "后退决战" 策略 —— 这一战术在常德、衡阳会战中已被证明有效:利用雪峰山复杂地形节节抵抗,将日军诱入预设包围圈。

担任主攻的日军第 116 师团(菱田元四郎中将指挥)下辖第 109、120、133 三个步兵联队,曾在常德会战中血洗沅江两岸。该师团兵分三路突进:左路第 120 联队攻洞口,中路第 120 联队扑山门,右路第 109 联队(泷寺保三郎大佐)直指圭洞。至 5 月初,日军已深入雪峰山腹地 30 余公里,但补给线被中国军队不断袭扰,陷入 "前进困难、后退危险" 的境地。

4 月 17 日,王耀武下达反攻令,第 74 军(施中诚)、第 100 军(李天霞)等部从两侧杀出。4 月 29 日,第 100 军第 19 师以火箭筒攻克雪峰山制高点青山界,彻底合围泷寺保三郎的第 109 联队。为确保全歼,王耀武急调第 74 军第 51 师归第 100 军指挥,一张密不透风的围歼大网正在收紧。

胡琏驰援:第 11 师 80 华里急行军破局

就在围歼战关键时刻,何应钦最初不愿让 "土木系" 核心第 18 军(胡琏)参战,担心其抢功。但王耀武力陈利弊,终于说服重庆统帅部。5 月 10 日,第 18 军第 11 师(杨伯涛)作为先锋,从辰溪出发向山门疾进。这支刚完成美械换装的部队,装备有 105 毫米榴弹炮、M1919 重机枪和 "巴祖卡" 火箭筒,单兵配备 M1 步枪,火力远超日军。

当日午后,杨伯涛部接到胡琏电令:"立即掉头向溆浦方向,截击撤退之敌第 109 联队。" 原来日军已察觉被围,开始向山门方向突围。第 11 师随即以强行军速度(每小时 80 华里)转向马颈坳 —— 这是日军逃出雪峰山的唯一隘口,此前已被日军第 116 师团辎重兵及第 120 联队一部(约 500 人)占领。

下午 16 时,第 11 师先头部队抵达马颈坳外围。面对据守石崖工事的日军,师长杨伯涛下令:"全师炮火覆盖,步坦协同冲锋!" 在 105 毫米榴弹炮和火箭筒的轰击下,日军阵地瞬间瓦解,中国军队仅用 20 分钟就占领隘口,缴获日军遗留的大批辎重。正当准备追击时,日军第 109 联队先头部队赶到,双方在马颈坳两侧高地展开拉锯。

困兽犹斗:第 109 联队的绝望突围

被围在雪峰山深处的第 109 联队此时已伤亡过半,泷寺保三郎深知若不突破马颈坳,将重蹈腾冲、松山日军的覆辙。5 月 11 日拂晓,他集结残部千余人,以掷弹筒和武士刀组成决死冲锋队,企图夺回马颈坳。日军利用晨雾掩护发起猛攻,一度突入第 11 师前沿阵地。

但此时的中国军队已非吴下阿蒙:第 11 师以 M1919 重机枪组成火网,"巴祖卡" 火箭筒专门摧毁日军火力点,迫击炮群则覆盖冲锋队形。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数十人伤亡,战至中午,冲锋队形已被打散,泷寺保三郎本人也负了重伤。与此同时,第 74 军第 51 师和第 100 军第 19 师从左右两翼包抄,美军 P-51 战斗机也赶来助战,对日军集结地实施地毯式轰炸。

绝望的日军开始出现自杀行为:重伤员拉响手榴弹,中队长挥舞战刀带队冲锋,甚至有士兵将炸药绑在身上扑向中国军队机枪阵地。据第 11 师战报记载:"敌尸遍野,血流成河,其状之惨,前所未见。" 至黄昏时分,日军已被压缩在马颈坳西南 5 公里的山谷中,覆灭在即。

功亏一篑:黑夜掩护下的残部突围

尽管中国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但夜间山地作战的局限性让日军获得一线生机。5 月 11 日夜,泷寺保三郎趁天降大雨,组织 300 名敢死队,以白刃战开路向东突围。第 11 师因不熟悉地形,加之雨夜视线受阻,防线被撕开一个缺口。日军残部丢弃所有重武器,沿山间小道向山门方向逃窜,至次日清晨,约 200 余人突破包围圈。

此战,日军第 109 联队战死 3000 余人(占编制的 80%),仅泷寺保三郎率残部逃脱,联队旗虽未焚烧(日军惯例:联队被全歼才烧旗),但已丧失战斗力。中国军队缴获步枪 1200 余支、轻重机枪 87 挺、掷弹筒 53 具,以及大量弹药给养。第 11 师因急袭成功、火力发挥出色,被美军顾问团评为 "美械师典范"。

会战意义:抗战末期的战术巅峰

湘西会战(雪峰山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少有的大规模围歼战,此战共歼灭日军 1.2 万余人,击落飞机 27 架,粉碎了日军最后一次西进企图。第 11 师在马颈坳的表现,标志着美械装备与中国军队的融合已达成熟阶段,其步炮协同、快速机动能力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但战斗中也暴露出国军的短板:夜间作战能力不足、各部队协同仍需加强(若第 74 军能及时封闭缺口,日军或将全军覆没)。更值得深思的是,即便在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让日军残部逃脱 —— 这既反映了日军的顽抗,也说明中国军队在追歼战术上的欠缺。

此战之后,日军在华战略彻底转为防御,而中国军队则开始酝酿桂柳反攻。马颈坳的硝烟虽已散尽,但这场战斗成为抗战末期的标志性战役,印证了中国军队从 "被动防御" 到 "主动围歼" 的战力跃升,也为最终胜利奠定了战术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聂... 1947年7月,解放军开始从自卫转为战略进攻,而蒋军则由进攻转为防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决定将战...
原创 赵... 在大宋王朝的统一战略中,征服后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自古以来,蜀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
原创 北... 公元1127年1月9日,金军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指挥下攻破了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到4...
原创 历... 朱棣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发动了反叛,开始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他率军南下,对抗当时的皇帝建文帝朱...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背后离不开许多宗室将领的支持。其中,曹仁、曹休和曹真三位...
江疏影靓丽写真美爆了!雪肤玉貌... 谈到著名女星江疏影,大家肯定想起《致青春》《一仆二主》《好先生》《三十而已》等影视剧中的那位靓丽女星...
【上蔡文苑】朱胜非:南宋初政局... 朱胜非(1082—1144),字藏一,蔡州(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人,是两宋之交一位颇具特色的政治人...
梅西再现神技!劳塔罗助攻,阿根... 在阿根廷与安哥拉的友谊赛中,梅西的劲射破门为球队奠定了胜局,而这次进攻的背后则隐藏着丰富的战术思考与...
冠城钟表珠宝(00256.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南向资金减持189.2万股冠城钟表珠宝(00256.HK)。近5个交易日中...
长沙发布“文明骑行20件小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11月14日,“文明骑行 安全到家”2025年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