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6年:英军舰“柯克捷夫”号炮击万县,中国军民死伤惨重,史称“万县惨案”。
2.1944年:共产党员张思德牺牲,毛泽东在其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
3.1945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
4.1949年:青海省解放。
5.1967年:中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署协定,援建坦赞铁路。
6.1983年:中国最大城市引水工程“引滦入津”正式通水。
7.1988年:邓小平会见外宾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8.1990年: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
9.2014年: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10.2022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
1.163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出生,其在位时间长达72年,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国。
2.1774年:北美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标志着美国独立运动的开端。
3.1839年:英国对中国宣战,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4.1885年: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逝世,其一生推动洋务运动并收复新疆。
5.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恩河会战开始;德军潜艇首次用鱼雷击沉英军巡洋舰。
6.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成立。
7.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11名以色列运动员遇害。
8.1998年:金正日当选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9.2019年:阿富汗喀布尔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10.2021年:2020年东京残奥会闭幕。
1774年9月的费城,空气里还残留着夏末的湿热,但木匠厅(Carpenters' Hall)内却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肃穆。56名来自北美十二个殖民地的代表——佐治亚因总督阻挠未能出席——围坐在红木桌旁,他们中有律师、农场主、商人,甚至还有像帕特里克·亨利这样以“不自由毋宁死”闻名的激进演说家。厅外马蹄声碎,厅内烛火摇曳,这场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大陆会议”的集会,正是在英国高压政策逼出的裂缝中,燃起的第一簇反抗之火。
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那年春天。英国议会为惩罚波士顿倾茶事件,通过了一系列《强制法案》(Coercive Acts),殖民者愤怒地称其为 “不可容忍法令”:波士顿港被封锁,马萨诸塞自治权遭剥夺,英军可随意占用民宅……消息像野火般蔓延,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与波士顿的渔夫同样感到窒息。“这不是马萨诸塞的事,而是整个美利坚的事!”——帕特里克·亨利在会议上捶桌疾呼时,许多人握紧了拳头。
但联合并非易事。保守派代表约瑟夫·盖洛普主张“向国王谦卑请愿”,而激进派如塞缪尔·亚当斯则暗中推动武装准备。争吵最激烈时,约翰·亚当斯以“我们必须缔结盟约”为由,提出了一个精妙的妥协方案:既向英王递交请愿书,同时启动对英贸易抵制。会议最终通过了《萨福克决议》,宣布拒绝服从英国法令,并建立“大陆协会”监督禁运。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会议尾声。当代表们签署《权利和申诉宣言》时,南卡罗来纳的克里斯托弗·加兹登突然站起身:“何必区分纽约人、卡罗来纳人?我们只有一个名字——美利坚人!”“美利坚人”(Americans)这个称呼第一次在政治意义上被掷地有声地提出,木匠厅内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星火终成燎原之势。尽管会议仍宣称效忠英王,但1774年的大陆会议实则为独立战争铺设了政治、组织和心理基石。一年后,列克星敦的枪声响起时,许多曾出席木匠厅的代表——包括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成为独立战争的核心领袖。而那座看似普通的乔治风格建筑,也因此被历史学家称为 “美利坚合众国的摇篮”。如今,它仍静静矗立在费城街头,门楣上刻着一行字:“这里曾聚集一群敢于想象新世界的人”——而那场始于9月5日的冒险,最终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