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这位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尽忠报国”的决心,带领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奋勇杀敌,屡次取得显赫战功,力挽狂澜,收复了大批失地。岳飞的忠诚与勇气,深深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然而,命运的捉弄让这位伟大的将领最终惨遭冤屈。十二道金牌将他从战场上强行召回,而岳飞死于风波亭,罪名是“莫须有”,不过是一些奸佞小人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加以捏造的。那些陷害岳飞、置他于死地的权臣们,虽然在权力的舞台上坐拥荣华富贵,最终却也无法逃脱历史的审判,至今仍被人们唾弃与谴责。
在明朝时期,浙江的指挥使李隆曾到岳飞的墓前祭拜。站在那座英雄的墓前,李隆心中愤懑不已,他无法忍受岳飞这样一位忠臣竟然被小人所害,冤死于非命。心中的怒火让他做出一个决定:特命雕刻三和像,分别将秦桧夫妇和万俟卨的形象雕刻成石像,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前,接受历史的审判,忏悔他们的罪行。这些雕像如同永恒的象征,揭示了历史的冤屈与悲愤。
百姓们对这些奸臣的仇恨几乎到了极点,每当来到岳飞墓前祭拜时,他们常常对着雕像发泄心中的怒气。雕像不久便开始遭到破坏,损毁严重。到了嘉靖年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认为张俊和罗汝辑也应为岳飞的冤死负责,于是决定重新铸造这些雕像,并将张俊和罗汝辑的形象加入其中,五人一同跪在岳飞的墓前。然而,在后来的岁月里,这五个人的雕像只剩下了四个。那么,那个不再跪着的人究竟是谁?
首先,秦桧夫妇无疑是最为人们痛恨的对象。秦桧作为岳飞冤死的主要凶手,主张与金国议和,并且不断推动与敌人割地赔款,他与岳飞的抗金立场截然相反。秦桧深知岳飞会影响他与金国的和谈,因此将岳飞陷害致死,成为第一个跪在岳飞墓前忏悔的人。秦桧的妻子王氏,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谋害岳飞,但她在丈夫犹豫时的言语加剧了事情的恶化。当时,她劝秦桧,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无法让岳飞死于非命,深信机会难得的秦桧最终听从了她的建议,这位心狠手辣的王氏也因此成为第二个跪在岳飞墓前的罪人。
接着是万俟卨,他在当时是位监察御史,和秦桧勾结,推动岳飞冤死的过程。为了逼迫岳飞承认自己莫须有的罪行,万俟卨不惜对岳飞进行严刑拷打,但始终未能从岳飞口中得到有力证词。岳飞只是简单地重复着“天日昭昭”,万俟卨无奈之下伪造证据,致使岳飞最终含冤死于狱中。由此,万俟卨也成为了第三个跪在岳飞墓前忏悔的人。
张俊,曾是岳飞的同袍,曾一同征战沙场。原本在岳家军中,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但随着岳飞的功勋日益显赫,张俊心中的嫉妒也日益加深。后来,张俊和秦桧勾结,不仅在岳家军中物色作伪证的人,还炮制了大量伪证来推翻岳飞的清白。这一系列的阴谋,最终让他成为了第四个跪在岳飞墓前的罪人。
罗汝辑,作为秦桧的亲信,深谙如何推波助澜。他在岳飞冤案的过程中,充当了推手,协助秦桧制定了诬陷岳飞的策略,使得整个冤屈案变得更为铁证如山。虽然罗汝辑并非案件的主要策划者,但他的参与让这一冤屈案更加显得无可辩驳,因此他成为了第五个跪在岳飞墓前的罪人。
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前来祭拜岳飞时,他发现罗汝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员,根本不配跪在岳飞的墓前。李卫决定将罗汝辑的雕像砸毁,这样岳飞墓前的五个雕像最终变回了四个,至今依旧保存着。陵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依然诉说着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警示着后人: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终将有一天显现出真实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