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曹营的大将们对关羽总是情有独钟,几乎人人都想挑战他。但与此不同的是,面对张飞和赵云,绝大多数曹营将领,除了那些头脑简单的,几乎都会避而远之,尽量避开与他们硬碰硬。关羽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演义中,始终是名声最响亮的那个。相比之下,张飞和赵云虽也赫赫有名,但他们俩的擒敌记录显然逊色于关羽。关羽在历史中击败的名将众多,像颜良、于禁、庞德等,都是他手下败将,而张飞和赵云的战果相比之下显得稍微逊色,难以找到类似的战绩。
其中,张飞在水断桥的情节尤为经典,他的三声怒吼把曹营的诸将吓得四散奔逃。即便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传奇情节,甚至在《三国志·卷三十六》中也有记载,这个桥段就显得更令人难以理解了。当时刘备的主力已经全线崩溃,只有几名小兵埋伏在旁,张飞怎么能凭一己之力吓退曹营那帮骁勇的将领呢?
此外,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独自一人抱着刘备的儿子阿斗,杀出重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张郃紧追不舍,其他曹营的将领却只是高高在上看热闹。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曹洪甚至与赵云打招呼,了解了赵云的名字之后便掉头走人。曹洪如此选择放弃对赵云的追击,也似乎表明他并不想在这场战斗中获得功劳。
对此,许多读者也给出了他们的解读。有些人认为曹营的将领不敢与张飞决斗,是为了给夏侯渊和曹操面子。张飞的妻子正是夏侯渊的侄女,这层关系让曹营的将领不得不考虑到背后的影响。而对赵云的回避,则是因为他手持曹操的青釭剑,打败他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损失也会很大。
更有趣的是,张飞与夏侯渊家族的渊源颇深。据史书记载,张飞在刘备求助于曹操时,曾与夏侯渊等人有过接触,甚至与夏侯家族的十三四岁少女成婚,这也为张飞带来了一层特殊的身份。尤其是张飞和夏侯渊的家庭关系,可以解释为什么曹营的将领会对张飞避而不见,毕竟夏侯家的亲戚在场,曹营的将领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而更有意思的是,曹营的将领似乎还对赵云的青釭剑心生忌惮。在《三国演义》中,曹营的高级将领对赵云的畏惧,显然与赵云手中的宝剑密切相关。曹操当时并未命令曹军放弃与赵云的较量,但曹洪见赵云后却选择了掉头而走,这也让人猜测曹营将领是否真的有意避开这场没有回报的战斗。
最终,正如庞德在出征前所说,击败关羽能为自己带来无上的荣耀和名声,因此曹营的将领们宁可去挑战关羽,冒险也愿意为此拼搏。而对张飞和赵云的回避,正如庞德所述,打败他们虽然风险小,却无足轻重,反而会损失面子。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曹营将领的选择逻辑:他们宁愿与关羽对战,虽然危险重重,但能赢得极大的声望和奖励。而与张飞和赵云的对抗,不仅回报少,甚至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一切。曹营的将领们聪明地选择了避开这个“赔本的买卖”,而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关羽身上,毕竟击败这位蜀中名将,才是能让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曹营的将领不仅仅是害怕张飞和赵云的战斗力,更是清楚地认识到:挑战关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成就,而面对张飞和赵云,虽然战斗激烈,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