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那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总是让读者津津乐道,原著第七十一回中,大聚义排座次之时,书中的那段描述也称得上是有些玄乎。
只道是:“香腾瑞霭,花簇锦屏。一千条画烛流光,数百盏银灯散彩。对对高张羽盖,重重密布幢幡。风清三界步虚声,月冷九天垂沆瀣……真人密诵灵章,按法剑踏罡布斗。青龙隐隐来黄道,白鹤翩翩下紫宸。”
接着梁山群雄便在那坛下的泥土中挖出了一块石碣,梁山群雄的名字便赫然在列,随着萧让将那些名字一个个读出来,梁山群雄也就这么被排成了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
(宋江剧照)
可谁知道这石碣是不是宋江命人提前埋下去的呢?毕竟兄弟们的排名,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猫腻的,比如有些好汉的排名明显高了,而有些则低了。
一、梁山好汉的排名
读过原著的人都应该知道,三十六天罡之中有不少混子,而七十二地煞中也有不少遗珠。
先说天罡中的混子,诸如李逵、戴宗这些好汉,凭什么排进天罡?
李逵和戴宗都是典型的“宋江的忠犬”,他们是宋江的心腹,因此得了高位,若只论个人实力,他们完全不如一些地煞。
比如李逵看似战斗力不俗,后来却与那“没面目”焦挺打得难解难分,甚至最后还被焦挺给击败了,可焦挺不过是排名九十开外的小人物。
而戴宗呢,他固然有日行八百里的绝技,可问题在于地煞之中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何止一两个?
就论战略意义,那“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作为医生和兽医,难道不比戴宗更重要?尤其是在后期征田虎后收服了“神驹子”马灵,那哥们能日行千里,就更显得戴宗可有可无了。
(戴宗、李逵剧照)
还有诸如“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这些都属于几乎毫无贡献的好汉,他们凭什么混进天罡?
而地煞之中则也有像“混世魔王”樊瑞一般的顶尖强者,那哥们曾是芒砀山之主,一度扬言要吞并梁山,你还别说,人家真有那个实力,若不是梁山有个会法术的公孙胜,还真就没人能制得住他。
还有“鼓上蚤”时迁,作为情报人员,他的贡献可不比戴宗小,他被排进地煞,在笔者看来,纯粹是因为他那“小偷”的身份上不得台面。
而除了这些明显被低估的好汉之外,还有一人常常被读者忽略。
那人即是排名第三十八位的黄信。
二、实力顶尖之人
黄信的实力如何?
其实这哥们初登场时,施耐庵就赋予了他十分夸张的描述,只道是:“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恶山,第一便是清风山,第二便是二龙山,第三便是桃花山。这三处都是强人草寇出没的去处。黄信却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因此唤做镇三山。那人生的如何?但见:相貌端方如虎豹,身躯长大似蛟龙。平生惯使丧门剑,威镇三山立大功。”
不过很明显,黄信要凭一己之力镇住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是不太现实的,不过梁山上外号狂妄之人何其多?外号这东西本就有自吹自擂以震慑敌人的作用,所以黄信这么吹嘘,也不无道理。
因为这哥们还是有硬实力的。
比如智擒花荣:“黄信接过酒来,拿在手里,把眼四下一看,有十数个军汉簇上厅来。黄信把酒盏望地下一掷,只听得后堂一声喊起,两边帐幕里走出三五十个壮健军汉,一发上,把花荣拿倒在厅前。黄信喝道:‘绑了!’花荣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黄信大笑,喝道:‘你兀自敢叫哩!你结连清风山强贼,一同背反朝廷,当得何罪?我念你往日面皮,不去惊动拿你家老小。’”
从这里就能看出,他不是那种纯粹的莽夫,而是智勇双全之人。
(黄信剧照)
在后续的征伐中,黄信也立下战功不少。
比如征辽时一刀将辽国副统军贺重宝的战马斩杀,以至于贺重宝只能落马溃逃,继而被杀。
再到征王庆时,他一刀斩杀敌将潘忠,也尽显霸气。
还有征方腊时,与敌将郭世广大战,后助孙立、邹润、邹渊、林冲一同击杀那兵部尚书王寅。
可以说黄信作为地煞好汉,存在感并不低,然而以黄信最初的定位来看,其实他原本是应该排进天罡的。
三、从天罡沦为地煞
多数人可能只知道梁山大聚义时有一次排名,其实原著中一共有六次排名。
第一次是晁盖与另外六人“七星聚义”,第二次是林冲火并王伦后的小聚义。
(梁山好汉剧照)
第三次是秦明、花荣上山后排座次。
第四次是宋江入伙后再次排名。
第五次是晁盖死后重新排名。
接着第六次才是大聚义。
而其中就有这么一次排名,黄信的座次是比一些天罡好汉还要高:“众头领再回厅上筵会,到晚各自歇息。次日,山寨中再备筵席,议定坐次。本是秦明才及花荣,因为花荣是秦明大舅,众人推让花荣在林冲肩下,坐了第五位,秦明坐第六位,刘唐坐第七位,黄信坐第八位,三阮之下,便是燕顺、王矮虎、吕方、郭盛、郑天寿、石勇、杜迁、宋万、朱贵、白胜,一行共是二十一个头领。”
你看,黄信都坐上了第八把交椅,别的不说,他比阮氏三雄的地位高,就足见在晁盖当寨主的时候,这哥们甚至比晁盖的心腹地位还高。
(梁山群雄剧照)
可到了大聚义时,为何三阮成了天罡,黄信却成了地煞?
或许还是因为他那外号太狂了,就连宋江也看不惯,让他进天罡,那三山势力的兄弟们如何服气?
所以做人还是不能太狂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