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才告诉赵云真相!
创始人
2025-09-24 09:31:27
0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三国时期一直是历史爱好者和游戏迷喜爱的时代,赵云更是这一时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英雄之一。身披白衣,手持银枪,赵云勇敢无畏,忠诚果敢,堪称“忠义的化身”,他的形象完美契合了人们对英雄的理想。然而,翻阅正史,我们却能看到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截然不同的形象。在正史中,赵云的身份并不显赫,他并没有显著的军事功绩,也并非五虎上将之一。相反,刘备在汉中称帝后,除了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外,赵云仅仅被任命为翊军将军。这一职位,显然没有前后左右四将军那么高的权力和地位,甚至连魏延的镇远将军都比赵云更为显赫。那么,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甚至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仅仅给予他一个“杂牌将军”的位置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刘备的用人之道。刘备出身贫寒,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贩到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三股势力之一,靠的就是他独到的人才眼光与用人理念。清代历史学家赵翼在其《甘二史札记》中指出:“人才最多的时期莫过于三国时期,但也唯有三国时期的君主能够识才重才。”他认为,曹操依靠权术来操控人心,刘备则通过与人性情相契,孙权则依赖与众人的志同道合,正因为如此,三国的鼎立局面才得以形成。

刘备不仅极为重视人才的选拔,而且在用人方面非常谨慎,这也是他从一无所有到最后建立蜀汉的重要原因。刘备的用人原则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刘备非常注重身边的亲信,尤其是关羽和张飞这两位兄弟。自从三人桃园结义,深厚的义气便成为他们关系的核心。关羽和张飞忠诚可靠,性格直爽,从不曾反叛。正因如此,刘备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极为信任他们。早在刘备初次掌控一块领地时,他便将下邳城交给关羽守卫,同时自己和张飞则镇守小沛。在刘备征服西川之后,关羽被授予了荆州的统治权,拥有对六郡的先斩后奏权,而张飞则负责防守徐州,尽管最终徐州被吕布夺走,刘备依然对张飞保持信任。更晚些时候,刘备在取西川后,曹操派兵攻打时,刘备依然派张飞镇守巴西,并且成功地击退了曹军的张郃。

刘备成王时,张飞被封为右将军,负责蜀汉精锐部队的指挥,刘备称帝后,张飞又被授予车骑将军,并兼任司隶校尉,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刘备对张飞的信任可见一斑,甚至安排刘禅迎娶了张飞的女儿,可见两人深厚的兄弟情谊。

其次,刘备还极为重视文臣,尤其是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当刘备得知诸葛亮的才华后,便三顾茅庐,诚心邀请这位年仅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出山,担任自己的军师,三顾茅庐成为千古佳话。诸葛亮不仅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他的智谋也为蜀汉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同样是刘备非常重用的人才。尽管庞统长相丑陋,性格高傲,但刘备并未因其外貌而忽视其才华。刘备对庞统的重用反映了他识才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法正,原本是刘璋麾下的一名文臣,但由于未得信任,才华未能得到施展。在刘备攻占益州后,法正投降了刘备,并迅速成为蜀汉重要的谋士之一,深得刘备的信任。

第三,刘备还注重吸纳有影响力的势力重臣,如刘巴、董和、马超等人。刘巴原是刘表麾下的重要人物,刘表死后,刘巴先后投降了曹操和刘璋,但在刘备攻占益州后,刘巴主动归附,刘备并未责怪他过去的选择,反而任命他为重要职务。董和与马超则分别是刘璋和西凉的重臣,他们因各自的军事才能和地位,均在刘备手下获得了重用。

了解了刘备用人的原则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赵云在这样一个用人极具眼光的君主手下,却没有获得更多的重用呢?

首先,赵云的背景比较平凡,他与刘备的结义关系并不像关羽和张飞那样深厚。虽然赵云忠诚勇敢,但他并没有和刘备建立如兄弟般的深厚情谊,这使得他无法像关羽和张飞那样获得刘备的高度信任。

第二,刘备对赵云有一定的忌惮。赵云作为三国时期的顶尖武将,实力雄厚,忠诚可靠,且有着不容小觑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超凡的勇猛,如长坂坡七进七出,单枪匹马击杀数十敌将,更在多个战役中展现了高超的战略眼光。然而,赵云与诸葛亮关系密切,这让刘备在无形中感到了一些威胁。诸葛亮的谋略和赵云的武力使得两人组合得天独厚,若这两人联合起来,可能会对刘备的统治构成一定的挑战。

但同时,刘备又十分欣赏赵云的忠诚与能力,因此,他并没有将赵云排斥在外,而是将赵云留在自己身边,既是信任,也是一种监护。赵云在刘备去世后,的确忠诚地保护了刘禅,直到自己去世。

第三,刘备当时确实并不缺少领兵作战的将领,如关羽、张飞、魏延、马超等人都能承担起领兵征战的重任,而赵云则更适合留在刘备身边做保护与辅佐工作。赵云的忠诚与性格使得他成为刘备最为信赖的人之一。刘备在白帝托孤时,特别召见赵云,并且意味深长地说道:“朕与你患难至交,一直到今天我都把我的安全交付给你,却不曾想就要在此地分别了,现在我把我的儿子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像保护我一样保护好他。”赵云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直到自己去世时,蜀汉政权依然稳固。

总的来说,赵云一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既有他的性格所致,也有他身处的政治环境使然。他虽忠诚勇猛,但在复杂的三国政治中,过于直率和过于忠诚往往并不是最有利的生存法则。正因如此,赵云成为了三国历史中的一位悲情人物。然而,他的忠诚与智慧,始终值得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中国知网 [1]熊明秀.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浅议三国英雄赵云的人生际遇[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36(12):11-14.

中国知网 [1]沈伯俊.论赵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知网 [1]刘咏涛.赵云待遇与其才能贡献不合[J].文史杂志,2024,(03):87-94.

中国知网 [1]叶哲明.刘备用人之道论[J].淮阴师专学报,1995,(04):93-9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公元1277年秋天,南宋流亡政府已经在海上飘荡了两年之久,此时正屯驻于广州沿海的浅湾。 为了彻底剿...
台媒:台风“桦加沙”重创台湾花...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东森新闻9月24日报道,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重创台湾花莲县光复乡,马太鞍溪堰塞...
茶叶分三等 觉林僧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客赴茶者,皆以油囊盛余沥以归。 ——五...
罗政读《兰州大学学报》(一)再...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再论金朝的“三师三公”》一文,作者田晓雷,发文单位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51...
福建泰宁古城“重生”记:千年古... 夜幕降临的泰宁古城,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本文图均为 泰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夜晚时分,伍华晖时常...
汉魏晋士风何以怪诞 东汉末年以来,政局动荡,杀戮不断,汉、魏、西晋相继嬗代,忠于故主不接受现政权者都逃不过身灭家亡的命运...
兵马俑身上发现100多枚工匠指... 近年来,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借助科技手段,在出土的陶俑身上新发现了100多枚指纹印痕...
原创 “... 在20世纪80年代,何家庆不畏艰险,穿越了中国最险恶的“死神之地”——大别山,只为寻找一条能够帮助贫...
原创 溥... 有句古话说,皇家无血亲。这句话揭示了皇权争斗中血腥与残酷的现实。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人为了权力,甚至不...
辛亥革命:的经济变革与历史回响 引言:1911 年,中国大地上风云激荡,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正在酝酿。这一年,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