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他们三人都曾任湖广总督,这是他们的共同点。张之洞在任期间,大力推动了湖广的现代化进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修建了铁路和兵工厂,并开设了新式学校,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湖广总督一职的名称由来可以追溯到元朝。元朝建立中书省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其中之一便是湖广行省,管辖范围涵盖今天的湖北和湖南地区。这一划分沿用至明朝时期。
明朝的湖广行省与元朝的设立相比,范围有所缩小且北移,不再包括广西和贵州等地。其管辖区域大致对应今天的湖北和湖南地区,省会设在武昌(今武汉武昌)。
总督一职在明朝最初是临时性的,类似于现代的钦差大臣,后来逐渐发展为固定的官职。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八大总督,分别负责一省或数省的行政、军事等事务,是地方的最高长官。
清朝的总督身份地位显赫,通常为正二品官员,领导权力甚至超过一些朝中官员。湖广总督辖区经过清朝的重新划分,分为湖北和湖南两省,总督主要负责军事和经济事务,而巡抚则负责民事管理。
总之,湖广总督一职的名称沿用至今,虽经历过不同朝代的变迁和地域范围的调整,但其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角色,对于湖北和湖南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