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位长达41年,信任全给了诸葛亮一人,投降魏国后如何度过?
创始人
2024-11-01 20:42:34
0

原标题:刘禅在位长达41年,信任全给了诸葛亮一人,投降魏国后如何度过?

“扶不起的阿斗”一直是人们对蜀汉后主刘禅最深刻的印象。

身为国君,他未能以身殉国;身为儿子,他未能坚守父业;身为领袖,他未能以身作则。也因此,在一些于亡国之际表现出过人气节的蜀国人的映衬下,刘禅就显得更加“不忠不孝,无信无义”了。

而这样的看法与评价,其实是在忠君爱国的新儒学日益禁锢思想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事实上,在宋代之前,蜀人从没有因刘禅亡国而对他起了怨恨之心。

相反,刘禅在蜀国一直是一个为当地百姓深深怀念的正面形象,甚至还作为有大功德于民的人,得以专立祠庙。而曾供职于蜀汉,写下《陈情表》名篇的李密,也公开发表过自己对蜀汉后主刘禅的看法。在他看来,刘禅稍次于春秋首霸齐桓公,有功有过,却不失为一代雄主。

但成王败寇的理念下,很多的事实都被掩盖,唯有不作抵抗投降魏国、致使蜀汉亡国一事,彻底将刘禅压在了“无德无能”的大山下。

而刘禅投降之后,如何在魏国安稳地度过自己的晚年,也是很多人好奇的事情。

传奇出生

刘禅的小名之所以叫做“阿斗”,是因为他的生母甘夫人发现自己怀孕前正好做了一个仰吞北斗的梦。而这样的梦,也给刘禅的出生带来了一些传奇色彩。

刘禅是刘备的庶长子,出生于公元207年。当时刘备的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实力上与曹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经常在两军作战中处于下风。而刘禅作为其血脉的延续者,也常常在这个乱世中遭到了来自各方势力的注意和打击。

比如,公元208年,赵云为救还在襁褓之中的刘禅,就上演了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经典一幕。这才使得刘禅与其生母甘夫人得以从曹军中全身而退。

甘夫人是刘备在小沛时所纳的妾室。但由于刘备早年流离困顿,已经失去好几任嫡妻的缘故,最终甘夫人还是代为主持家事了。刘禅作为其所出之子,在出身上着实是没有优势的。

但少年时期的刘禅却因为“天资聪颖”的评价,彻底成为了父亲刘备的重点关注对象,乃至后来成为了他的继承人。而给出这一评价的,是蜀汉名相之一的诸葛亮。

尽管诸葛亮只是在与同僚交谈中,对刘禅聪明过人做出了称赞,并没有对刘备亲口提及,但这一番话还是暗地里传到了刘备的耳中,使其对刘禅更加看重。

毕竟,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是出了名的实在,由他做出的评价绝对是出自内心,不存在拍马屁的现象。而就连这样的诸葛亮都夸赞刘禅天分极佳,超出期望,他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

也因此,在这之后,刘备对刘禅就有了更大的期望,对他的要求也更高。他甚至还给刘禅列了一些有关帝王之学的书单,要求他勤学苦读,做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哪怕当时时局再动荡,刘禅也遵照父亲的安排,没有落下过日常的学习。

而最后也是这样一个愚懦之中藏机敏的人,接下了刘备留下来的烂摊子,占据西南一隅,成为了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无为天子

公元223年,刘备历经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败后,最终在永安宫抑郁而终。其临终前,甚至将奋斗一生建立的蜀汉政权托付给了诸葛亮,并表示,如果刘禅无能,诸葛亮可自行取废。

在诸葛亮表示会效忠于刘氏一族后,刘备还诏敕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所以,在刘备去世后,以17岁之龄继任的刘禅,就遵照父亲的遗嘱,也开始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无为天子之路。

事实上,就如“庸主往往是贤能之相所造成的”,刘禅与辅政的诸葛亮之间的形象对比,也是源自于此。但这也恰恰反应了刘禅的贤明。

在诸葛亮主持朝政时,刘禅采用的政治运作模式一直都是道家所提倡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只负责“循名责实”,其余则对宰相采取不干涉主义,任由其建立一个可靠的政府,充分发挥其才能。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举措的有效性。在刘禅的放权下,诸葛亮得以开府治事。而正因为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北拒曹魏,东和孙权,兴修水利,发展贸易中做出的努力,才使得蜀汉逐渐化解内外交困的局面,甚至一度进入了蜀汉的黄金时期。

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有刘禅任人的功劳。

但刘禅最大的信任,也只给了诸葛亮一人。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汉迎来了影响未来的惊天变局后,刘禅治理朝政的方式就开始发生了变动。

他沉着冷静地应对了诸葛亮死后对蜀汉时局带来的影响,开始在成都城内施行宵禁,使城内进入警备状态,又下令处死了挑拨他与诸葛亮君臣关系的李邈,先后任命和重用诸葛亮生前赏识选拔的人才,如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文臣武将。

但考虑到这些人都没有诸葛亮的威望与能力,以及权力制衡的需要,刘禅不再任命丞相,而是使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使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实现二者权力的相互交叉与牵制。

同时,刘禅在适当放权之余,也通过“自摄国事”,开始了君权的逐步恢复。由此也可见,刘禅年少时期所学的帝王之术,并没有白学。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在辅助刘禅之后,评价他“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原因。

不战而降

除了知人善任之外,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在私生活中也算是俭朴。而且出于不要劳累百姓、减少民间不必要支出的考量,刘禅还常年居于深宫之中,从不出游。唯一一次离宫,还是去都江堰参加岁修后的放水仪式。

而这样一个屈己爱民的仁德之君,在危急关头顾全大局,为蜀汉百姓争得最大利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公元263年,蜀军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尽管蜀汉大将姜维率领主力,在剑阁拦住了钟会大军,但邓艾却凭借其对山川形势的深入了解,率领精兵绕过了剑阁,一路奇袭,直奔到了蜀汉国都,也就是成都城下。

面对来势汹汹又近在眼前的魏军,蜀汉朝廷内部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主张可以投靠盟友,也就是孙吴,有的主张将蜀汉的国都从成都迁到南中,有的认为可以固守待援,有的则认为可以出城投降曹魏。

刘禅考虑到蜀汉连年北伐,国内荒残,百姓负担沉重,财政难以为继等种种早已不容乐观的形势,接受了光禄大夫谯周的提议,决定降魏。毕竟这样一来,至少还能保全蜀地百姓的性命安危。

随着捧着降书和印绶的大臣到邓艾营中投降之后,蜀汉在西南地区四十余年的统治也正式结束。哪怕后来远在前线的姜维还试图挽救蜀汉,最终也还是以惨烈的结局告终了。

而作为亡国之君被送往洛阳软禁的刘禅,则在魏国度过了他的晚年生活。

相比其他仍心系蜀汉的旧臣,刘禅身份的特殊使他有着更大的警惕之心。不管是被封为安乐公时,还是在司马昭特地安排的蜀地歌舞中,刘禅始终保护着“没心没肺”的形象,以一句“乐不思蜀”得以全身而退。

小结:

刘禅的形象,在不同的主流思想下,有了千差万别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蜀汉的政权已经在连年北伐下难以为继,刘禅的不战而降至少保全了其百姓免于战火的侵袭。

而刘禅投降后在魏国的晚年生活,也因为他影帝级的演技,得以安稳无忧。这不得不说,也有当年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假装“失匕箸”一事的启发。至少,效果是真的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跌眼镜!中国女排被鱼腩爆冷偷... 北京时间8月23日晚,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泰国城市清迈迎来F组第1轮,赵勇挂帅中国女排在下半区...
原创 数... 一讲到金三角,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就是,那是一片政府管不到的地界,一个毒品种植的“天堂”,一个毒贩横行的...
原创 同...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宗... #头条首发大赛# 爱新觉罗普贵(1665-1725)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五世孙。普贵的高祖父是太祖脉下...
举报称“每天都有4-10人手术... 今年5月12日,媒体曝光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和开福区内的两处非法代孕机构。 今年5月,湖南长沙县卫...
从封邦建国到编户齐民:共同体视... 在二十世纪以来,所有对中国历史分期的论战中,对于秦汉帝国的历史性格与遗产,一直被反复讨论与论辩。秦汉...
原创 由... 1937年8月,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达成,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当时,八路军战斗序列之下一共有三个...
原创 诸...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是《三国志》中关于诸葛...
原创 他... 周士第将军的革命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在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中的英勇表现。在独立团,他不仅是团长...
白谦慎:在晚清的高官中,收藏金... 周卣《积古图》手卷局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近十余年,中国艺术收藏史备受瞩目,研究成果格外丰硕。明...